读后感二,乡下
2014-06-03
故事简介:《下乡养儿》是一本纪实性的小说。作者冯丽丽因女儿"天天"的心理问题,在朋友乔老师的建议下,辞职下乡,带孩子来到距离北京30公里的顺义,在农村生活了4年。通过在乡下亲近自然、种地养鸡、做菜烧饭的生活,7岁多的孩子慢慢疏通了心理郁结,回归到了自然、健康的成长状态,并学会了承担责任和勇敢面对世界。作者冯丽丽将这个过程用日记记录了下来,最后结集成书。
---------
"下乡养儿"的一个"乡"字,引起人们的兴趣、关注和议论,也引起一些上了年纪的父母的乡愁。一个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家庭,为了孩子,休学辞职,搬到农村里去过日子,的确很抓人眼球,也成为本书的最大卖点。
天天一家在乡下的生活,其实也非常平淡琐碎,无非就是"吃饭睡觉、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放羊遛狗、锄草种地",再加上天天与邻居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周而复始,看似非常简单。但人们又能感觉到,亲近大自然、接触小动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和邻居朋友有来有往,很好地帮助天天纾解了心理郁结,乡村生活让天天很快回归到了健康快乐的状态。
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国教育报》上刊登过一篇讨论"自然缺失症" 的文章。简而言之,自然缺失症是当下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社会问题,儿童(及成人)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不仅导致了身体健康上的很多问题,更严重的是引发了一系列心理上的隐性疾患,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爆发。用"疾患"、"定时炸弹"这些词儿,有人会觉得言重了。不过,如果你了解到,近年许多国内外青少年极端犯罪,都和严重心理疾患有关,追根溯源,几乎都能看到自然缺失症的阴影,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描淡写了。况且,极端犯罪还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而导致轻微"心理亚健康"的儿童和成人,相信也不在少数。
人们感叹时光流逝,在今天的中国,再也找不到文中那样的自然净土。其实,书里那样的自然环境和乡下生活虽然不可再得,但是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经常接触大自然,还是大部分父母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关键还是意识不到位、努力不够,而不是硬件或条件欠缺。
另外,"乡下"或"自然缺乏症"里的"自然",在我看来还应该包括小动物、小伙伴,以及宽紧适度的作息时间和远近适宜的地理空间。小动物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帮助孩子获得快乐,舒缓情绪和压力,父母引导有方,还能帮助孩子认识和尊重生命,这些相信每位都会认同。至于小伙伴,孩子天性好玩,特别是与小伙伴们一起游戏玩耍,不仅是每个童年最大的快乐源泉,也起到了活动身体、发挥创意、学习处理冲突和与人合作的作用。
宽紧适度的作息时间、远近适宜的地理空间,是乡村生活的两个有益于孩子成长的要素,由于比较抽象,游离于一般人的视野之外。据说,文明来源于闲暇,现在的小孩子,除了缺少与大自然的接触、与小伙伴的玩耍游戏外,缺少闲暇,时间安排高度效率化、成人化,恐怕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缺少闲暇,缺少发呆的时间,对于孩子具体有什么危害,我不是理论家,也说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时间用的越充分、越有效率,压力也就越大,身心健康会受到无形的危害。不要说孩子了,要一个成人从早忙到晚,不抽根烟、不喝杯咖啡,分分钟都"不浪费",你试试看,不用几天人就会疯掉。另外,城市相较于乡村,地理范围扩大了许多倍,大大增加了参加活动、相互交往的成本,压缩了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程度。
搬到乡下生活,天天能接触自然、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对门是邻居,出门是农田和树林,一家人也能以一种较舒缓的节奏过日子,这些都有助于天天回归健康快乐的成长状态。
既然利害关系那么大,成本其实也不高,为什么不去做呢?城里五毛钱一条的金鱼很贵吗?养不好金鱼,让孩子下楼给小区里的猫咪或池塘里的金鱼喂食,很难吗?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在小区活动一下,真的挤不出那15分钟吗?饭后让孩子发会儿呆,世界会末日吗?周末到公园看看别人钓鱼、在草地上打打滚、闻一下树木和雨 的味道,做不到吗?在我看来,到乡下才能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小动物和小伙伴,完全是大人的借口,相信这也不是作者冯丽丽的本意。
人们对"乡下"所包含的这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要素,无视漠视甚至找借口为自己开脱,除了它们游离于考试这个教育评价体系外,还因为这些东西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相比,属于隐性的、很难量化的指标。比如,钢琴、跳舞有考级证书,拿出来都是硬邦邦啪啪响的,围棋、画画、游泳,进步和成就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到公园玩了一天,除了开心,有什么"用"?你说孩子和小朋友玩的多,合作意识强,怎么证明?养金鱼养小狗,培养孩子的善良和母性?我怎么看不出来?看不到又"没用"的东西,咱们还是免谈吧!实话实说,这仍是当下不少中国父母的意识水平。《下乡养儿》用白描的方式,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展示给你看,让你看到它们对于一个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很多人评论作者的叙事方法"平淡如水",我觉得"平淡"是表面的,这本书很有一种含蓄、引而不发的力量感,需要读者耐心地把书看完,才能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