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生活的人吗
2015-11-28
这是鬼脚七公众号里优秀文章的合集,书中提到出版社让他选一些好的文章整理到一块儿,看了下自己写的文章,思前想后做了决定。书中的文章都是写的生活上的故事,生活随想。他说看了自己原本写的那些电商的东西,现在或许就过时了。但是,生活不会过时。
之前买了本刘兴奇的《异类》(注意异类有同名书籍),快递路上就后悔了,因为在买完后我又看了他写的另一本《大学生的坟》,看完觉得作者在文字里藏着一股怨气,心不静。果然,拿到《异类》后,翻了几页就没看下去了。为什么说这个,因为看了《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第一篇文章我就觉得这是本好书。
凭啥,没啥,就是透过文字有一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在你面前有没有气质你一眼可以看出来。
后面我就想啊,为啥呢。
那就来对比对比了,刘兴奇是软实力公司的CEO(百度了一下口碑吧好像不是太好),创业者,鬼脚七原来是阿里巴巴高管后转型做自媒体。刘兴奇书里大多讲社会的“现实”一面,说他是揭露社会的另一面吧,我也没接触过,不知道。但是作为大学生对他在《大学生的坟》里说的感觉是夸张了的,而且强行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至忽视事实,对了,你要是想锻炼批判性思维这会是一本不错的训练对象。
鬼脚七的这本书不谈专业,不谈发展,谈的是生活。例子都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朋友的,真实。而且在阅读的时候给人一种平等,自由的感觉。由于很多感悟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易于接受。中心观点就是六个字——做自己,爱生活。说的有点鸡汤的意识吧,但又不是,因为能确确实实读懂一些东西,说是干货吧,又只是一些生活感悟。
放弃年薪百万转行自媒体,鬼脚七是真的做到这几个字了。
我说说我在这本书里除了这几个字外看到的另外一些关键词:觉察,执着,生活。
觉察,觉察自己,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书中说到人心中的“制造神话”,“小乌龟”,“触发点”等,虽然只是说出了现象,说出了那些我们制造情绪的种种原因,但是如果我们清楚了这些原因之后,以一个局外人来看自己,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很多错误就不会发生。就像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经常会看到某一幕觉得谁谁谁应该怎么做,那是我们处在局外人的角度。自己每次有情绪的时候,清楚这种情绪的产生过程,最后笑笑,你丫还来,滚回去。其实这对我没啥大用处,因为我能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过这觉察的角度挺不错的,除了觉察自己的情绪自然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还有,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解开了心中的一个小小疑惑,很多东西,知道的那么清楚,明白了那么多原理,生活还有乐趣吗。有吗?你觉得呢。
关于执着,我就摘录几句话好了:
1.我们不执着于某个东西,才真正拥有它。没有期望,一切都是惊喜。
2.当我们不在乎某种事情,才真正不被它控制。这种不在乎,不是接受好的,拒绝差的,二是接受所有的可能性。
3.你们会发现曾经的忧伤如今却让你们快乐。曾经的快乐如今 却让你们流泪。
生活,一句话——我们的幸福都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看见别人的幸福,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幸福。朋友圈就这么回事吧。我们看见别人的不幸,也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的不幸。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小秘密嘛,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愿意让你看到的。我们羡慕别人的都是我们自己缺少的,我们不在意的都是自己拥有的。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
你会发现,爱生活的人生活都不会太差。对吧,但是对吗。错的。你会发现不是爱生活的人生活都不会太差,而是生活不太差的人才会爱生活,我说的这个爱有点任性,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那种。这涉及到因果了,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好吧,扯远了,这个可以单独讲。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这本做自己,爱生活的别随便思考人生的书,对于不同“级别”的人意义不一样。但是这个理念我很支持,但是作者忽略了一点,这不是随机事件,这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一个每天吃不饱睡不暖的人只会把注意力放在生存上,是爱不了生活的。
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当你达到了,你自然会去做,这是无形的。就像你说你喜欢一个人该不该表白呢,当你足够喜欢了,自然会表白。
最后,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做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