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乱乃国家之乱
2011-05-22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自诩为美食家的人。除了去各种餐馆品尝风味不同的美食,追寻超市里层出不穷的各种加工食品、零食也是业余最喜欢的爱好。每当自己喜欢的一些零食品牌推出新口味产品,我总是第一时间去尝试的顾客,自己心里还美其名曰是尝试新鲜追赶潮流的人。对待进口超市的一些新奇的食物,我更是趋之若鹜。数年下来,在我的“饮食档案”里已经存储了成千上万种类的食品和数百上千家餐馆的菜谱。。
虽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碳酸饮料充满了糖分和色素;知道薯片膨化食品方便面等等都是“垃圾食品”,充满着高脂肪和高热量;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并不健康;知道街头食物背后充满着黑色莫名的原料。但是,我也和大多数----在坐的各位一样,在摊子前抵挡不住诱惑,买下大堆的街头食物大快朵颐,在玲琅满目的超市食品货架前心痒痒的,买下新口味的零食。这一切都被我这个“美食家”当成一种爱好,直到去年一场大病击倒了我,家里开始严格控制和检查平日里入口的美食,这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我的饮食习惯有多么不健康。
除了脑子里还会设置警钟尽量避免的一些食物:比如碳酸饮料、膨化食品、方便面还有近年来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各种腌制加工食品外,对于有一些东西,我是不以为然的。从未想过被称为健康饮食的生菜沙拉会是在盐酸浸泡后出售的;甜味饮料和甜味食品中屡见不爽的果葡糖浆其实等于一大份的果糖粉末;阿巴斯甜作为代糖被怀疑具有毒性;还有到处可见的柠檬酸、增稠剂、胭脂红、红曲色素、山梨酸钾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只要留神平时买的食品包装背后的表示,几乎处处可见。可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美味的口感和新奇的宣传抓住了眼球,选择性地对那些配料”视而不见“。我是一名甜食爱好者,喜欢尝试本城各个甜品店的蛋糕,尤其喜欢新推出的产品。但当我在自己家里尝试做蛋糕,根据网络上的一些方子,发现一块吃起来还不算很甜腻的蛋糕中居然要如此巨大数量的白糖(往往一个6寸蛋糕需要大约满满大半碗的白糖),再联想起平时吃到店里买的甜腻口感的蛋糕,终于明白为什么甜食是减肥的大敌了。
这些加工过的各色食物被成堆地买回家来,然后成堆地吞下肚去,或者被卖不出去的厂家,吃不完的消费者们成堆地浪费掉,就如生产过程中成堆地倒入的添加剂一般。我们大量地消耗着食物,用各种化学制剂代替着食物天然的口感,从小开始暴露在甜蜜美味的饮食诱惑中,舌尖再也没有了淳朴天然的味觉,只剩下一堆蛋白水解物和化学调味料的味道。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些色彩鲜艳味道甜美的食物,殊不知色彩鲜艳和味道浓烈恰恰是天然食物的相反面。而强行灌输一些理念对于儿童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这个不能吃!”“添加剂太多了!”对于孩子,他们脑袋里并不知道添加剂对于食物来说意味着什么,即便父母常常避免,私底下孩子还是会喜爱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
而对于食物的尊重,对于生命的尊重,更是在各种加工食品的包围下渐渐淡漠了。对于随处可见的食品,吃不完的零食,孩子们的脑袋里就会冒出“食物只是用钱买来的”这样的想法。脱离了土地的人们,见不到食物从出生到餐桌上的过程,更别谈对于生命的意识和尊重了。可吃食物是获取生命的过程,因为摄取了其他生物的生命,我们才能存活在这世界上。应该用感恩的心对待事物,才知道食物的获得来之不易。即便是父母亲手烹饪一桌食物,都需要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让孩子看到每天餐桌上的食物来之不易,也许才能让他们懂得珍惜食物。基督教徒在吃饭前都会闭目向上帝祈祷,感谢上帝给我们食物。日本人在吃饭前会大喊“我要开动了”,法国人会互相说“祝你好胃口”,这些都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感恩的表现。可惜,现在的年轻父母自小在加工食品包围下长大,往往自己都不明白食物的真谛,更别提对孩子的饮食教育了。而我们国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在金钱面前,生命尊严被一次次的漠视,动植物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似乎在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如果那些生产者是从小就懂得尊重食物,懂得食物等于生命的人,会这么做吗?谈感恩这个话题也许太宏大了,但是饮食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行为,或者说一种仪式。我们的饮食文化还是那么博大精深吗?
借用作者一句话“饮食之乱乃餐桌之乱,餐桌之乱乃家庭之乱,家庭之乱乃社会之乱,社会之乱乃国家之乱。“这本书确实值得人好好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