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芬芳
2014-04-17
初识刘克襄,大概是从《11元的铁道旅行》开始。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蝉鸣不绝于耳,五台山先锋书店外的伞下几辆自行车歪斜地立着。在宽宽的过道里,它静静地躺着,封面上长长的铁轨尽头,古老的火车迎面驶来,边上是密集堆着的蔬菜和水果。自那时候起,我便悄悄喜欢上了这个过着慢生活,在大自然中缓缓而行的男人。这本《男人的菜市场》,自当不会错过。
逛菜市场的男人本就不多,在菜市场里和农友们闲扯,谈论农时、耕作、收成的男人就更少了,而把买菜当成逛街般必要的娱乐,从菜市场中探寻地方生活风土,测试自己生活价值且乐此不疲的男人,这世上大约也唯有刘克襄了。
全书分为五辑,分别为:市场的走访,食材的意见,时蔬的采风,水果的身世和小吃的启发。在每一辑中,他都不忘自己作画,说着菜市场的坐落,讲着一株野菜一枚水果的细节。还配有很好看的插图,一一都透着人们怡然自得的欢喜,收获季节沉甸甸的希望,码得整整齐齐的货品,还有那绵延许久代代相传对土地的热爱。
在第一辑中,他通常会走很远的路,坐公交、挤地铁、骑机车甚至搭高铁,穿过大半个台湾,只为了加入某个菜市场某个早晨的盛宴。他会观察每一个菜市场的特色,会和菜农们打成一片,讨教农事,会从买菜中想着看似遥远的生机和危机。在他眼中,大概清早就十分热闹的菜市场是整座城市微缩又真实的脸部风情,假装不得,作秀不来。走进菜市场,便是连上了这座城市一呼一吸的节奏,一切的一切,瞬间变得立体而生动。
第二辑讲的是食材,有稻米、麦子、豆腐、鸡蛋、花生……样样都是日里餐桌上的常客。稻米中那种煮饭好,哪种熬粥好,哪种炒饭好;做豆腐用的棉布,模具,黄豆等等该是如何的讲究;一只鸡蛋的履历,一粒麦子落地的声音,一颗花生的淡泊一杯青草茶的美好,在他的笔下,无一不透着汗水和劳作的味道,仿若从遥远家乡飘来的阵阵清风,吹起的是田间地头农妇们瑰丽的头巾与憨实的笑语。
蔬菜,是第三辑的主角。充满前卫精神的萝卜、咸鱼翻身的土肉桂、旅行的珠葱、绵密的芋头、被埋没的乌脚绿(一种竹笋)……每一种都有着前所未尝的新鲜。你知道油菜花其实是能吃的吗?就是那种黄澄澄金灿灿铺天盖地美到极致的油菜花。大火热油清炒,或是水煮汆烫,沙质的口感很特别,梗茎带甜味,“深感惊艳”的味道。你知道蕨菜最好吃的做法该是怎样么?“过个滚水,去掉大半黏液涩味后,迅速冰镇冷藏”。生活的最大乐趣大概便是在平凡中过出不平凡来,用一颗发现的心,找寻生活沙漠中散落的绿洲,然后,就着普通却新鲜的口感,咽下每一份和着汗和泪的沧桑,继而心底泛起一丝丝满足的甜蜜。
在众多的水果中,刘克襄选择了典型的台湾水果: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杨桃这些。几乎所有的水果,经过代代改良,都整顿了以往的野性,剩下的唯有极度讨好人类感官的优良质素——或大,或甜,或美。他始终都怀念着野生的,乡里的,自家种的,自然而纯真的水果风味。是呀,很多水果的天然味道已经离我们远去,当年我们咋着嘴巴巴望着的美味已经封进了时间的尘埃中。于是,在众多的水果面前,我们总是在感叹,“没有以前的好吃了”。是真不如以前好吃了吗?或许,从前的甘与甜是那么刻骨铭心,我们兜兜转转,总想找寻那样的味道,却忘记了从前,我们没有这么多好吃的,从前,我们也没这么多要求这么多希望。从前,我们是那么的简单和幸福。
他写的台湾小吃有六七种之多,而这中间我吃过的也唯有两三样而已。倒是绿豆汤,大概是所有人都爱的消夏良品吧。雨后之浑浊,碧绿之湖泊,原来绿豆汤也可以有着这样鲜明美妙的比喻。
如今,我们这一代都告别了家乡,住进了城市箍桶般结实的钢筋堡垒。故乡那一缕泥土的芬芳,蜷缩在记忆的角落处纹丝不动,指尖的泥土被蔻丹取代,耳畔的劳动号子慢慢低沉,低到泥土里,长出来的却是城市民谣遥远又无奈的绵软。偶尔午夜梦回的时候,才会恍然记起赤脚插秧,烈日收割的辛苦与疲累。在这样一本书里,我嗅到了泥土的气息,嗅到了老家屋后菜园的清新,更有着城市生活对田间劳作的一点敬畏许多神往。泥土的芬芳,读多了种种鲜衣怒马的热闹,该回到地头,收割那一丛碧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