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科技枷锁与一头在普罗旺斯的猪
2008-11-20
根据某非专业调查机构的一项小范围调查,67.5%的公司白领没有见过活猪,他们中的大多数是80后出生的年轻人,这一结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有句古语好像叫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现如今好像应该倒过来说了(我本人则幸运地属于“不吃猪肉,但见过猪跑”的那小部分人,但我不见猪已经许多年了)。时间总是喜欢开这种乾坤颠倒的玩笑,早几十年还有“打虎英雄”这种头衔,现在一只纸老虎就能让大家兴奋不已。猪虎之类早就脱离了都市人的生活,不出市区的话,连鸡鸭应该都难见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活物好像只剩宠物猫狗了,但对这些温顺的小动物是不是天然的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在它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儿野性,哪位家里养了猫狗什么的不妨仔细研究研究,保不齐就在它们身上找到点儿螺丝焊缝什么的。(呃,我好想把蟑螂给忘了,这些小生命或许是生活在都市丛林里最后的野生族群了。但最近我的这点信念也在动摇中,因为我看到一两只蟑螂从电脑机箱里钻出来,而在我从不做饭的厨房里却少见它们的影子,难道小强们也是某种电子器件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逐步脱离自然的进程当中,周围的一切都电子化,虚拟化了,思想与概念远比事物实体更能吸引我们;引起我们关注、讨论甚至争辩的很多是那些我们没见过或是更本不存在的东西,米奇和流氓兔的忠实爱好者们有多少见过真正的老鼠和兔子呢?(经常拿兔子和小白鼠做生物实验的人应该不是很多吧)。
不过,这样的趋势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仅仅靠虚拟与想象就能满足人们的心理(甚至是生理)需要,这不啻为一种经济且高效的方法,并且看起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适应了这种趋势,并且乐在其中,所以,这种趋势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也觉得没什么不好,似乎也乐在其中,但是这本《一头猪在普罗旺斯》却让我重新升起了某种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作者乔治妮•布伦南是美国著名大厨(这是激发我读这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阅读的时候颇流了不少口水——虚拟时代的一个好处就是人的想象力变得非常发达,于是仅仅依靠文字便可以享受饕餮大餐了,何况作者笔下描述的那些香草羊腿、杜松子鸡炖蘑菇、普罗旺斯鱼汤也着实诱人),本书记叙了她和家人在普罗旺斯的生活经历,她在当地美食世界中的种种探险以及南部法国的风土人情,记叙有点琐碎,但却恰恰反映了生活的原味(有谁不同意这一点的可以把他的“整块儿”的生活拿给我瞻仰一下,不胜感谢)。在普罗旺斯,她和家人与猪只羊羔为伴,每天牧羊喂猪采蘑菇,不时与邻居交流烹饪经验,或者几家人共享一顿烤全羊大餐,甚至整个社区的人们也会聚在一起,享受一年一度的狂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有着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母猪露克丽西亚产的猪崽是可以用来出售的,养羊是为了制作奶酪,蘑菇可以做成鲜美的汤羹,正是这些实际的活动让她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而她和家人也从这些充实而丰富的生活过程中得到了欢乐。而所谓的都市的生活方式则让我们中的许多人陷于无聊的工作中不能自拔,我们也养猫喂狗,但是猫狗的意义仅仅限于消遣,消遣因为工作带来的无聊,所以一只猫、一只狗或是一台PSP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也会利用每年的假期游山玩水,亲近自然,但那毋宁说是在钢铁丛林中压抑太久的一种发泄,我们很少,或者从没有把自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依然生活在电子设备营造的虚拟世界里。
虚拟世界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让人产生依赖性,所谓“智识即罪恶,科技即枷锁”虽然偏颇(前一句话是鲁迅笔下的“虚无哲学家”说的,后一句话是我自己编的),但我们确实已经被现代科技牢牢束缚住了,这种束缚让我们与外物,与他人隔离,只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的目的与手段也都是自己,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这篇文章至此一共18句话,出现了29处“我”)。但是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封闭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虽然物质世界极其丰富,我们的生活却贫乏而无聊;我们很忙碌,却依然感到空虚与焦虑;通讯手段异常发达,世界很嘈杂,我们却还是感到孤独……
所以,虽然想彻底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不太可能,但趁着眼下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寒冬,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郊区养猪场看看活猪长什么样子我觉得还是有好处的;或者,仅仅是拿一本《一头猪在普罗旺斯》来读,感受一下别人的自然生活也是好的。
捎带说一下,本文开头提到的所谓非专业调查机构就是我自己,我问了周围的八个同事,五个没见过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