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文学的餐桌旁
2007-09-06
《文学的餐桌》是一本美食随笔大杂烩,虽然有些篇章算不得很优秀,不过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致。兴之所至时随手写下这些东西,看到后半部分时却懒得继续动笔了。
梁实秋《粥》:一向喜爱梁关于饮食的文字,在他的文字底下,能让人看见于吃之外的更多情感和意味。他说虽然不爱吃粥,但母亲熬的粥却是例外,我想粥本身好吃是一个原因,恐怕更多的是对母亲的那一份亲情。我喜欢在夏天喝粥,暑热难耐的时候,饭桌上的荷叶清粥外加几碟凉拌小菜往往叫人胃口大开。每每旅行或外出,若是乘坐长途火车或汽车归家,妈妈知我在这种时候畏食油腻,总是很体贴地熬好一锅香香的小米粥并准备我喜食的凉拌蔬菜(如凉拌侧耳根、黄瓜、三丝之类) 等我回来。妈妈的粥,确是最好的。
唐鲁孙《北平的甜食》:唐鲁孙应该算是专事美食的作家,其作品几乎都以饮食为主题。不过我并不是很喜欢,总意味在他的笔下,美食仅是美食而已,其笔下那些繁复琐屑的食物做法,往往没什么耐性仔细看下去。不过他在此文中论及以紫藤花为原料的藤萝饼,想起初春时节我家花园中灿烂盈枝的紫藤花,倒使我有了自己摘花制饼的冲动。他描述藤萝饼的滋味“冷香饶舌满口甘沁”,教人极为向往。暗自决定,明年紫藤花开的时候,记得要试一试。
梁容若《豆腐的滋味》:我不喜欢吃豆腐,不过豆腐脑例外。在我居住的城市,大街小巷散布着许多叫卖豆腐脑的流动小贩,最喜欢在归家途中买一碗豆腐脑边走边吃,虽然有些不雅,却极为享受。
吴鲁芹《鸡尾酒会》:此文甚有趣,尽管我并无缘参加什么劳什子鸡尾酒会。
马逢华《馄饨,烫面饺儿,粉浆面》:这三样都是作者长久难忘的北方面食。我一直不太清楚馄饨和抄手到底有无区别,有说北方的馄饨就是南方的抄手,也有说根本就是两回事。成都的龙抄手盛名在外,号称“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我倒觉得无甚出奇之处,似乎还没有自家妈妈做的好吃。马逢华说他吃过最好吃的馄饨是在北京街头的一个馄饨摊子上吃到的,我怀念的则是大学时期校园内的抄手小摊。做学生时总是很馋,似乎怎样也吃不饱。下了晚自习以后,跑到卖抄手汤圆的小摊上用饭盒打上一两或二两,几个人说说笑笑边走边吃,还没走回宿舍抄手就全下了肚,往往还意犹未尽。尤其在寒冷的冬夜,那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抄手温暖了多少年轻的胃。文中提到河北某地的谚语,列举人生四大享受为:黎明觉,二房妻,烫面饺儿,卤煮鸡。呵呵,对第一条深有同感,河北人真有意思。
逯耀东《多谢石家》:姑苏春天的时令风味菜肴让人垂涎欲滴,感叹作者真好口福。略记录如下,他日如有机会当一一品尝:木渎石家饭店的鲃肺汤、鲃肺羹、石家酱方、清炒虾仁,东山雕花楼宾馆的碧螺虾仁,太监弄朱鸿兴面馆的焖肉面、松鹤楼的卤鸭面、王四酒家的叫化鸡、梅汁乳蹄膀和咸蛋蒸臭豆腐,得月楼的生炒甲鱼、清蒸刀鱼。不清楚此文于哪年写就,不知待我得尝时是否风味依旧?
张晓风《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张晓风是我年少时喜欢的作家,曾经把她的整篇散文抄到小本子上。台湾的酸梅汤居然是用中药铺售卖的酸梅汤料熬成,配方为“乌梅、山楂、甘草、洛神花、糖、蜜、桂花,加上反复滚沸的慢火和缓缓降温的时间”。跟我儿时记忆中的酸梅汤熬法实在大相径庭。好多年没喝过自制的酸梅汤了,此文勾起我对妈妈熬制酸梅汤的无限向往。
董桥《大将军的凉拌小菜》:怀旧多过美食,其实并未提及大将军的凉拌小菜到底如何美味,倒是将军太太的模样惹人遐思,“周太太比周大将军年轻得多,水灵的江南碧玉,常年梳个乌亮的发髻,一双凤眼古典得惹人想起姜白石的词”。前段时间每天深夜各地方电视台疯狂重播琼瑶阿姨的老剧,想象将军太太大约就是《几度夕阳红》中刘雪华扮演的李梦竹那般模样吧。
周志文《泡沫红茶》:没觉得红茶有什么好喝,倒是作者描述的一种叫“波霸”的奶茶,感觉跟前些年流行的珍珠奶茶差不多。“波霸”这个名称实在无聊,作者和朋友关于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争论也很搞笑,朋友说是指奶茶里那些像弹珠的粉制小丸子,作者认为是指那个特大滚圆的玻璃杯,最后朋友又得出一种结论,说这个名字缘于它的味道,因为奶加得多而使得整杯茶都是奶的味道!
李继孔《三菜一生》:作者一生难忘的三菜是榨菜炒肉丝、挂菜和霉干菜扣肉,很平民的感觉。榨菜自然首推涪陵,不过感觉这些年的涪陵榨菜不如以前好吃了。其实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春游时同学带来的妈妈做的榨菜,配上自己背米背锅背柴火煮出的白米饭,每个人都吃了好几碗,那个香啊,一辈子都难忘。至于榨菜炒肉丝,咸咸的不觉得有什么好吃,榨菜用来煮鸡丝汤味道倒不错。说到扣肉,很多人谈肥色变,我却丝毫不惧照吃不误,霉干菜扣肉真的很香。挂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困惑中。
梁正居《办桌》:最初看到办桌这个词也困惑了半天,原来就是我们四川人所说的办桌席或办酒席的意思啊。用百度一搜,居然还有叫做办桌二人组的歌唱组合!据说组合中的两人都是办桌世家出身,出专辑之前不仅穿起厨师围裙帮忙做菜,还常在办桌时应邀上台高歌,实在幽默。吃拜拜似乎也是吃酒席的意思,文中描述选举办桌的阵势让人捧腹。曾经参加过农村的露天婚宴酒席,那阵势估计就和作者经历的办桌差不多,别有一番风味。
李黎《食有鱼》:说的大都是海鱼,可惜我深居内陆,远离大海,无法感同深受。小时很有口福,老家在长江边上,吃过很多真正的长江河鱼。这些年长江中的鱼越发稀少,一般餐馆号称的野生鱼大都挂羊头卖狗肉而已。说来惭愧,吃食口味相当粗鄙,对水煮鱼、过江鱼等所谓的江湖菜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