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礼物
2013-10-25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作为八零后“独一代”,我们是在“素质教育”大旗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从小就学唱歌学跳舞学弹琴学画画学写字,对我们寄予厚望的父母生怕我们输在起跑线上,那时,最流行的一个成语是“望子成龙”。
十多年过去了,昔年奔波在少年宫、培训班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那些琴棋书画文体音美,既没有变成我们的一技之长,也没有影响我们的人生道路,它们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是几张红底烫金的奖状,几张曾经鲜艳过骄傲过的照片,成为熙熙攘攘的拥挤童年里一抹浅淡的回忆,却早已忘却当初是如何开始、如何放弃。
之后成长起来的九零后、零零后似乎并没比我们幸福多少。“减负”的口号年年喊,补习班的价格年年高,如今的孩子似乎比当年的我们活得更忙碌,他们背着更沉更大的书包,本就有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奥数英语兴趣特长补习班挤占得满满当当。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无法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为什么我们背负了这么多压力,接受了这么多教育,长大后却依然鲜有创造力,迷惘而麻木地过一生?周而复始,何时“减负”才不是一句空谈?为什么孩子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教育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总被人们提起,是因为我们至今仍无法改变现状。
看到简媜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才发现原来两岸所面临的教育困境,有这么多的相似。升学的压力、激烈的竞争、老师的差别对待、整个社会对阅读的抵触……简媜在书中娓娓控诉的台湾教育之问题种种,无一不与我们的教育现状相吻合,就像照镜子,面面相觑,一览无余。
简媜的文字,一向婉约唯美,细腻精致中见出绵密的情思,而在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中,她却用最平实朴素的笔调,洋洋洒洒一发不可收拾般地记录着赴美游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不厌其烦地描述一所当地的普通小学如何布置校园、开设哪些课程、开展哪些课余活动、老师如何与孩子、家长交流;她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国社区的基础建设、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日常居家的柴米油盐,甚至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路途上的一片风景、假日里的一场球赛……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次深度的“慢游”旅行,这种浸泡于他人社会的“深度游”方式,才得以让她在比照中更深切地反观出我们生活着的社会。
四个月的旅程,不长不短,时间刚刚好——时间太短,则无法领略一个陌生国度的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时间太长,则难免会接触到所有社会都必然存在的弊病和阴暗面。抛开作家的身份,这位絮絮琐言的作者只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从个体家庭的视角观感出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一所校园氛围亲切温暖,老师和蔼负责、充满友善的小学里快乐健康地成长,思及旅程结束,回到台湾后,即将面临的又是无休止的升学作战、题海求生,她无能为力,只能大声疾呼,将自己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化成文字,这是她唯一的武器,祈求更多的人能看到她所看到的,从而获得一点启示。
这不是对国外教育模式不加选择的全盘鼓吹,透过饱含深情和怨怼的文字,简媜希望我们感受到的,是借他山之石反观我们自身从而产生的借鉴与启迪——作为老师、父母,作为担当社会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在快乐中收获教益的童年。
最珍贵的礼物
书中最打动我的故事,即是《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一位老师煞费苦心准备二十三个纸袋,每个纸袋里装齐十二样小东西(牙签、橡皮筋、OK绷、铅笔、橡皮擦……),还写了信,提醒这些小礼物蕴含的深意——“记得帮别人擦干眼泪”,“记得这间教室充满了和善和友爱”,“你是特殊而有价值的”,“当你需要帮助时,记得来找我”……没有沉重的课本练习册,没有作业,没有提醒考试、成绩、升学压力,没有提醒安静、规矩、守秩序……
想想我们的现状吧。当我们的家长煞费苦心地选礼物讨好老师,以求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关照”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到,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会在开学第一天给全班同学送上开学见面礼?这些小小的创意,蕴含了一颗怎样的做老师的心?
在书的结尾,身为妈妈的简媜受到十二样见面礼的启发,也给儿子姚头丸送上了九样涵义深远的礼物,通过一片叶子、一杆秤、一把钥匙、一本书、一个盒子……告诉孩子,“记得善用感性和理性的天平”,“管理好自己的健康”,“一生都不要失去阅读的兴趣”,“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礼物值得儿子一辈子细细品味和珍藏,是不是比价值不菲的书包文具,永远做不完的参考书练习册更珍贵、更有价值?——简媜这些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反思自省。
惟愿我们的校园永远明亮纯净,不再有送礼、攀比、请客、拉关系;惟愿我们的老师永远亲切温和,不在给孩子系上红领巾绿领巾、穿上红校服蓝校服;惟愿我们的孩子永远健康快乐,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收到这样温暖而珍贵的开学见面礼,使他们从小就能明白,成绩、升学不再是唯一一把衡量他们三六九等的尺子,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而有价值的。
何以不读书?
说到书中给我启示和震动最大的地方,就是简媜对美国小学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记录。
简媜的儿子姚头丸就读的美国小学中,老师每天放学几乎不布置笔头作业,只有一个任务:阅读,每天二十分钟。别小看这短短二十分钟,这不是走形式,孩子要认认真真摊开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指定读物读书做笔记,家长要在固定的联络卡上签名,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页码,连续阅读二十三天,老师便发一个小奖励。
学校图书馆不仅认真选择、定期更新阅读书目,还为每本读物作分级,标出每一本书的字数、难度,适合哪种程度的孩子阅读,还为每本读物特配自测题,以考察孩子是否真的读懂了故事内容。
每天,老师都会留出时间给孩子做“阅读分享会”,小朋友们轮流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还热烈讨论。每天,简媜的家里听不到电视的声响,一家三口安然坐在桌旁,大人读大人的书,孩子读孩子的书,仿佛这样读下去,就是地老天荒。在这样的阅读氛围带动下,孩子渐渐养成了“阅读比天大”的习惯,也不怕看大书厚书,以读书分享为娱乐方式的一种。
简媜把这样的培养方式称为“织一张阅读的网”。学校、老师、家长密切配合,层层监督,织就阅读的天罗地网,在这样的氛围鼓励下,孩子怎么会不读书?
反观我们呢?当电视、网络、手机成为孩子填补了我们大部分休息时间,或许大多数人都早已忘记,自己有多久没坐在书桌旁、扭开台灯,摊开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下去。当短信、邮件、微博大行其道,我们或许也早已忘记,提笔写字是多久以前的事情。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如何幸免?当我们不假思索地大声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不读书”的时候,往往忘了问问自己。
——考出好成绩、升入名校读书,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将孩子培养为一个心理健全、心智成熟、自信乐观的人,而这些,不仅要靠父母、老师的口耳相授,更多地需要他们从书中、实践中亲身体会。读书明理,不仅孩子受到了教益,是不是我们成天挂在嘴边的“国民素质”也会相应地提高了?
故土乐土,人归何处?
书的结尾,简媜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留或不留?充斥着升学压力的故乡,还是教育环境宽松的异乡,在哪一块土地上生活会更好?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孩子送出去接受教育,可送出去,是否就意味着孩子会受到更好的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国外,接受西化教育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全面的通识能力,更开阔的视野,但是,他们也可能在完全陌生的异国社会里迷失自我,和原本根植于血液中的根性。
诚然,作者在书中对美国社会的教育模式、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给予无限肯定,对台湾这片土地充满了责难与怨怼。然而,我们依旧能从这些饱含深情与怨怼,却难掩澎湃热情的文字中读到,作者其实是将它作为自身的一部分来爱来恨的。
因为,简媜其实已经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亲情与根性同样重要。无论走到哪里,有根性的地方才是家。毕竟,将孩子送出去读书、生活,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做到的,作者将这短短四个月的宝贵见闻诉诸笔端,为的是让我们有机会借鉴另外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路,而非“人家的好,我们的不好”这样简单的否定和指责。
若是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能在氛围轻松和悦的教育环境下快乐地成长,记得除了升学考试成绩名次,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他们去学习、领略,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再因“留或不留”的问题而困惑,我们也不会被“何去何从”的两难选择而折磨。
在我们自己的国度里,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色彩斑斓的童年。这大概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愿望吧。
期待那一天。
这本《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其本意不是对现有教育制度的完全质疑和否定,也不是对美国教育模式的全盘肯定和照搬,简媜希望通过她个人的见闻感受,能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一些启迪和影响,哪怕,这些启迪只局限在个体家庭之中;哪怕,这种影响微不足道无以改变整个社会的教育现况;哪怕,它只是偶然被你翻开,偶然看到其中的几行字、几段话,像一颗投诸湖心的小小石子,激起你心中小小小小的震动和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