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优秀男人的心智成长之路
2010-05-28
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何将一个男孩培养成为一位优秀的男人,同样也有很多很多条道路,只要能帮助他避开为数不多、却常常被忽视的几条不该走的路,他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情感和心智模式,这样他也就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男人!
淘淘马上就要过三周岁的生日了,但是在他人生路途这重要的开端三年中,与爸爸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淘淘的爸爸是个业务繁忙的生意人,常年奔走于大江南北,无奈不能伴随儿子的成长。淘淘的妈妈也是职场精英中的骨干,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张的工作当中,无暇给予儿子正常的母爱,不得不把淘淘长期交予奶奶照看,只是在仅有的休息时间可以带上淘淘去游乐场玩,或者去商场中买些衣服和玩具。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生活状况,那么长此以往,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来说,哪些问题会深刻地影响他成为一个男人呢?
忘了孩子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使家庭在抚养男孩或女孩时,并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特别金贵,所以怕他受伤、过分保护,男孩子本该有的一些特质就弱化了。
过分关爱:首先,身为儿子和孙子的男孩,很难在一种备受呵护的家庭环境中,获得关于男人、男子汉的角色认知。在国外,爸爸出门前会跟3岁的儿子说,“现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要好好照顾妈妈”。在中国,即便是面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爸爸们依然会说,“我不在家时,记得听妈妈的话”。试问如此的教子方式如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安全感的缺失:孩子3岁以前的阶段,最需要的是获得安全感,而安全感的最佳来源是父母恰当的照顾。就拿淘淘来说,父母对他疏于照顾,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必然是缺少那种强大的力量给予淘淘更多的安全感,难免会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
规则性建立欠缺:通俗来讲就是“什么时间办什么事,比如一日三餐的时间、晚上就寝的时间等”。但是由于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反而会造成家人由于感觉愧疚而加倍给予呵护,甚至是溺爱。本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变得衣食无忧、零食不断、夜不入寝,完全无视正常的生活规律,由此造成孩子自立性降低和规则性习惯养成的缺失。
被剥夺的伤害:孩子的成长途中哪有不磕磕碰碰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过分保护犹如一道温室的保护膜一般将孩子与外界隔离开来。生长在“温室”内的“幼苗”只能感受到阳光、温暖以及甘霖,哪能体会到外界的风风雨雨。长期的过分保护造成了孩子缺乏应有的防御机制,剥夺了孩子本该经历的挫折成长,最终导致孩子将来面对困难不知所措,只懂得应用“逃避”这样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教育中男孩角色榜样树立的极端化:还是以淘淘为例,在与父亲相处的短暂时光中会有两种可能的发生。一是由于父亲没有长期陪伴儿子成长,更加激起他望子成龙的期盼,导致在相处过程中由于很不成器的心理对孩子造成粗暴的教育模式,基于并不深厚的情感基础,这样的相处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伤害。二是由于父亲愧于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会以过度的补偿方式来对弥补缺失的父爱。这两种教育模式都阻碍的男性角色榜样的树立,使得孩子缺乏对父亲这个同性角色的认知,有可能造成孩子长大后不是“伪娘”便是“暴力狂”。
作为男孩的父母、师长,我们时常面对着上面的问题和考验,幸好现在有了《男孩不该走的路》一书,此书针对上述乃至男孩成长中其他的困惑和羁绊,做了充分、深入的诠释与指导。金德伦与汤普森博士的论点非常具说服力,认为男孩如果在情绪上更善于表达,能够更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感受,将有助于男孩的成长与发展。书中提出许多的建议,点出成人应如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基础下,与男孩进行对话。这也是一本很重要的书,非常引人入胜。对于为人父母与师长者,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信为人父母或师长的读者,一定能从此书中找到男孩子正确的培养和教育之路。
CCTV-9 《心理访谈》栏目心理咨询嘉宾 雷明 柏燕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