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零零后对话,与未来对话
2010-08-12
by 李纯
我常常困惑——如何与00后对话?
这是最新新的人类。以俺娃为例,才3岁,已充分展示出横空出世的一面。他会忧伤地阻止妈妈上班:“姆妈,你别走!我不幸福,我会孤独的。”他文艺腔地拒绝跟爸爸散步:“我怎么觉得两个人走有点寂寞呢?”他一睁开眼,立刻打断我们的《朝闻天下》,“我要看少儿节目!”在家里,他能背十几首唐诗,到幼儿园面试,却酷酷地一言不发……
“最喜小儿无赖”。稼轩有云。但“无赖”多了,苦恼,不可避免随之而来。撒泼,顽劣,固执……这些成长中的毛病,每个孩子都有。问题是,我们能简洁而有效地清除这些bug吗?
如何让我们的后代,活得更好?
并且,走与我们不一样的路?
80后、90后如何,大家都看到了。他们中间,有热血男儿,有民族的中坚。 但也曾惊爆“父母是祸害”的言论,令闻者不仅讶异、而且伤心。须知中国,以孝传天下。
比起80后、90后,我更关注花苞一样的00后。终有一天,他们也将展翼于中华的舞台。那时,正是祖国纵横捭阖、广需俊杰的时节。2025年前后,中国可能实现载人登月;我们将取代现在的“老大帝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体……
00后,无疑需要比我们更坚毅的品质、更多元的视野、更in的观念、更完备的人格。
所以,“威权主义”的父母,过气了。“绥靖主义”的父母,out了。做父母,不仅是“爱心”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在“情商”一词盛行的今天,准备生子的年轻人,更要培育“娃商”。
由此,《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进入我的视野。
这是从标题到内容,都独具一格的书。作者陈忻,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的会员。她曾先后在德国的马普所、美国的范德堡大学和田纳西大学工作,研究儿童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并参与婴幼儿脑电波的研究。这样一位深具专业素养的才女,提供的解决方案,自然有极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早在2004年的出版的同题书籍,就以生动性、有趣性深受读者好评。在当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之后,陈忻对进行亲子交流,有了更深的体悟。此书再版,是智慧的再集结,是思想回炉之后淬炼的新型号。
不少案例,令口口声声说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从心所欲的父母,耳目一新。以文中的一个故事为例,它教我们孩子犯错时,如何更“人性”地解决?
“7岁的小波在生日的时候得到一辆自行车作为礼物。他非常高兴,总是在外面骑。没过几天,小波的爸爸听到有邻居在抱怨:小波骑车把他们后院的草坪压坏了。小波的爸爸怨怒地对小波命令道:“你怎么老给我闯祸,从今以后不许骑车到邻居家去!”
“凭什么呀?”小波说。
爸爸觉得小波在挑战家长的权威,一下被激怒了,吼道:“你做错了事还敢顶嘴,早知道就不给你买自行车了。”
小波生气地踢了一脚自行车,回到自己的房间,使劲地撞上门。
看了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怒喝,表面上看一劳永逸,实际上对孩子的性格,说不定埋下了“地雷”。包括:1.反抗、叛逆;2、撒谎、隐瞒自己的感受;3.反过来欺负他人;4.懦弱、盲从;5.退缩、逃避……
不要奇怪马加爵、李磊、朱海洋。不经意地日积月累,“魔鬼”诞生!
让我们看看陈忻给出的解决之道:
在倾听了小波的感受后,父亲和他一起制定出如下选择:
1. 只有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才可以骑自行车;
2. 只有去宿营的时候才允许骑自行车;
3. 让妈妈每周抽出几个小时带小波去公园骑车;
4. 小心骑车,不要压花;
5. 说服邻居同意小波在他家草坪上骑车;
6. 卖掉自行车。
他们分别把1、2、5、6剔除。双方都同意3、4。没有权威的压迫,没有争吵,没有
泪水,双方都很高兴。
“第一,允许孩子说出他的感受;第二,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大家一起商量问题如何解决。”这是陈忻给出的朴素、然而我认为永恒的解决之道。
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翻译的育儿书籍不同,陈忻懂得贴近本国的同胞——炒的不是夹生饭,是家乡菜。许多举例非常的“中国派”,仿佛发生在邻里之间。这份亲切,叫人回甘。
冷观图书市场,育子经林林种种,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观的书,其实难得。 “冲动是魔鬼”,只有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面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魔障时,父母才能做到 “书同文,车同轨”,充分地理解这个来自于你、又截然不同的生命,了解他们稚嫩而“深刻”的感情……
当然,此书的更大价值,不限于育子之道。当“高效能的21个习惯”真正建立起来之后,你会发现——成年世界的许多沟通障碍,也迎刃而解。这也许是因为,人性深处的某些东西,本是相通的。连捉摸不定的小精灵都被搞定,那些所谓的“玄妙的人心”,便不需要害怕。
建立好习惯,与零零后对话,与未来对话。
最后,我们不仅仅“掏出了”自己,更从纯真的世界中,获得了使自身更强大、使星球更绵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