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生需要设计
2012-02-06
这段时间,在读高燕定写的《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这本书,是单位老前辈(儿子在美国硅谷工作)强力推荐的书,当时翻了翻,随手扔在书柜里躺了2年多,没有拿出来看的兴趣。直到这半年多来,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思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想起了这本书。多读书无坏处。
这本书写出了自己十多年的切身体验,注意,是在美国。在中国这样的经验之谈其实值得推敲。但是,这本书有的理念是值得借鉴甚至深思的。什么是幸福的人生?怎样成就幸福的人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上进、快乐地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衣食无忧,物质满满,进入较高阶层的社会。作者的观点是:父母在给予孩子生命后,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事业成功的再创造者。这个观点无错,因为父母在孩子没有社会判断力的时候,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当“家庭导师”。但是,这本书满篇满纸的作者女儿的成就,甚至拿女儿作文来充几页,给人反感,甚至让人觉得“作者女儿是神童,道路是不可复制的”想法。让孩子每天睡2、3个钟头,也不是普通父母能够做到的。设计好她/他的路线,会不会在这个剧变的中国太狭隘?培养他的适应性、悟性、强大的心理,高情商,是不是更加能得到“幸福人生”的秘诀?这也是我在考虑的问题。
不过,无论如何,作者的某些观点还是有些借鉴意义,的确是应该被现在一窝蜂报兴趣班、作业加码的父母重视的。更多的是方法论而不是理论。比如,“英语应该怎么学才有效”,“超前是成功基础”,“走向社会、不做井底乌龟”,“读书人应该读书”“不要让学校干扰教育”。现在的父母都号称“重视教育”,但这种教育是不成体系的,带有一定的“羊群效应”,是盲目的,有的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甚至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害的。
“我们自己不但过的是稀里糊涂的日子,还用各种各样的自我满足来对自己并不精彩的人生作一种逃避型的自我安慰。”书中特别关注到“设计”这两个字。作者自己,从小为孩子设定要当律师的远大目标,他知道这是一项很累的命运,平均每周工作80小时。从书中看,他的孩子是真的很高兴地去做这样一件事、追逐这样一个目标。但书中没有提及的是,孩子都是生命、感情和个性的个体,不是机器人,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她的兴趣点跟家长的意图相违背的时候怎么调整?她内心不强大的时候怎么办?她叛逆的时候怎么办?也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这本书的孩子都是女孩,都比较乖巧,没有遇到我这个儿子的家长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我真的不太明白。但是这本书,“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引导和教育”,确实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孩子明白自己的路了,决定走,做父母的要最大限度地去向当局者、前辈者了解情况,如何达到彼岸。我是这样想的。
首先,培养独立的态度。我还是比较缺乏这种让他独立的精神的。而且,引导他怀着阳光心态去追逐梦想,享受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快乐,的确是大人应该做到的。我们现在由于在社会混久了,特别是在中国的社会,由于一次次的事情,对自己儿时、少年时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对努力-实现这个路径产生了怀疑,其实,奋斗的过程是最美好的,是人生充实、无虚度感的唯一方法。我觉得人活在世上,就为了体验而来,努力是一种体验,实现是一种体验,不实现或者失落也是一种体验。正是这些体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