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能都有点儿收集癖,东西越屯越多,某个东西从最开始的只需要一个,可能是因为超市在打特价顺手就多买了两个。本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一两个觉得也不占多少地方就扔到了角落里,越堆越多,丢之还可惜,于是成了占用空间的鸡肋。我认为最严重的收集癖就是“东西要成套”,其实这就是收集的最终目的,也是你的家里和你的人生变得纷乱复杂的原因。餐具要成套,每天吃饭用得上的有几件?我现在觉得不同花色的餐具摆放在一起用餐倒是更有情趣。书籍要成套,其实你想读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本,因为封面很好看就像凑成一套,可能你真的不会去读其他。所以,那些不常用的餐具和几乎不会去翻看的书,只为了成套带来的满足感而把你的家慢慢的变成了仓库。
拥有,并不等同于幸福。你拥有的越多,被占有的越多。那些在个人关系方面无法感受到安全感的人,通常觉得拥有物质财富会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在关注拥有了多少,一心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却慢慢的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去拥有这件东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这个道理。不要因为自己走了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过多的物品无处堆放不仅使家里杂乱无章不整洁,对身心也会产生更多的压力。
拥有了某件物品并不意味着你就成为了那样的人。拥有很多的书并不意味着你懂很多的知识,关键在于你学了多少记了多少;很多暴发户在发家后就去买了很多古董,虽然彰显了财力但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文化与内涵。有时候,与我们拥有的物品告别,意味着放弃自己想成为某种人的梦想。有时候,将拥有的物品极简化,意味着一个梦想必须破灭。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成为那个人,才能真正欣赏我们实际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因此,极简化的生活能够让我们更加看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
该怎么动手:
1、 亲手处理每件物品,你的下意识会决定它的去留。
2、 把重复的物品扔掉。
3、 当你犹豫不决时,想想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整理过程中最难得莫过于情感的割舍,那些物品与太多美好的记忆相关,为了治疗诸多患者的选择困难症,这几条建议我觉得是相当好的:1、只要最好的,2、试着只保留一半的藏品,3、处理之前拍照存档,4、再次赋予它生命(捐赠)。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试验则是检验极简主义的标准。
试验:我将在()天(或周,或月)中,过没有()的生活。
我们所拥有的物品都比需要的更多。通过实验法发现我们实际的需要究竟是多少,在时间结束时,决定这件物品的去留,或者永久处理掉,或者把它们再次融入自己的生活,你都会为这种选择感到安心。
体验依靠更少物质的极简生活,我们将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你的欲望减少,你会发现更多。
说了这么多,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找到自由,去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