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童真,失败的男人
2012-02-23
永不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的故事那个完美的Ending,我想你一定记得:邪恶的胡克船长终于被打败了,他跃出船舷,没料到水中那条一直对他虎视眈眈的鳄鱼正长开大嘴等在那里……孩子们欢呼雀跃中,幕布缓缓拉上了。
故事至此结束,我们以为,彼得将和他的伙伴们从此在永无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再不会被打扰。
叙事总要有个结局,但真实的生活从来没有划上句点的时候。在这部戏剧的结尾,作者巴里耐人寻味地写道:“幕布升起。我们看到彼得在他的船上宛如拿破仑将军。幕布一定不能再次升起,否则我们会看到他站在船尾,戴着胡克船长的帽子,手里拿着胡克船长的小铁钩子,抽着胡克的雪茄。”
意外吗?许多人对这个从不在舞台呈现的开放式结局知之甚少,即便知道后,一定也会觉得采用这样的手法给一个快乐美好的童话蒙上一层邪恶和黑暗的色彩实在是多此一举。在观赏了一出快乐的演出后,观众要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却发现彼得站在船头,丢弃了童真,用胡克一样邪恶的眼神盯住你,对你展现胡克一样邪恶的笑容……这种后现代主义的颠覆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巴里是在暗示,彼得的另一个自我就是海盗。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彼得就会变得像他惩治的胡克船长一样无情无爱。
没有人能永远不长大,一直像个孩子一样不知疲倦地玩乐,不用承担任何成长的责任。就连彼得•潘也不能。逃避成长,必然遭到惩罚。
多年之后,一个男人运用心理学的手法,从这部表面轻快的童话剧中,发掘出了巴里讳莫如深的彼得•潘的另一面——一个病态地紧握住青春不放,竭尽所能逃避成长的古怪人物。他既不是一个大人,也不再是一个孩童。他以为童真永不会失去,却不知道,这份童真,不过是乖戾、自恋、孤独、焦虑编织成的赝品。他变成了一个失败的男人。这本书,便是《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本满带浪漫主义的忧伤和残酷的心理学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耳熟能详但却知之甚少的名词:彼得潘综合征。使得所有在成人世界的劳碌中疲惫不堪的人们,在对童年的轻松欢快时光眷恋不已时,可以找到一点学理上的根据。
当然,这本大获成功的书所做的,绝不是文学分析,作者丹•凯利是一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师,他将这个童话人物所隐喻的人性状态与现实人物(特别是向他寻求过咨询的人)进行对照,发现了一群拥有和彼得•潘相似的心理的男人走进了他的诊所。他们有刚刚懂事的孩童,有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看似事业有成的成功男士……
但就像从婴儿车中掉落出来,飘落到永无乡的彼得•潘,不管年龄多少、收入几何,他们本质上都是一个迷失的孩童,因为幼时感受到的父母关系的紧张而不知所措,并因此自责,对成人世界产生恐惧,极力退缩在母亲的围裙后面不愿走出来的受伤的小孩。他们滞留在了社会化的最开始,或者说,他们是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完成了社会化。
他们用不负责任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努力营造一种孩子气;他们一生也摆脱不了从父母的貌合神离中感受到的焦虑;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孤独,便努力在外面纵情声色,收获的却仍然是孤独;他们在探索性领域时,同时被性本能和不安撕扯着,不知所措,找不到和异性交往的正确的方式;他们用自恋麻痹对自身问题的认知;大男子主义是他们构筑地潜伏于成人世界的伪装。彼得•潘许诺的永恒的青春和快乐未能出现,迎接他们的是绝望的深渊。
在这本书中援引的大量真实而又震撼的案例中,众多男子,从敏感而又懂事的孩子,在父母的忽视和无助之中,一步步变成了冷漠、孤独、绝望的男人。
也许你不相信世界上有多少这样的男人存在,等你放下这本书,眼光投向四方,你或许会惊觉,真有这样一个男人,是你曾经遇过,你曾经相处过,你曾经爱过恨过,你曾经不解过的。他或许是你的朋友、你的兄弟、你的父亲、你的丈夫或爱人、你的孩子,或许,他就是你自己。那个孩子一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