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相关的书最近几年很有名,提倡“断舍离”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个一直渴望拥有像家装杂志里一样看似没有多余物品的整洁的屋子的人,也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就入手了一本《收纳的艺术》。
提到在看有关收纳的书,朋友说她也刚看完一本,总结书里的内容,就是“扔扔扔,买买买”,这让我对看这类书多少有点担心,觉得会不会没什么可借鉴的内容。
《收纳的艺术》这本书是日本生活整理收纳师铃木尚子的书,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好几年前听过,当时被会收纳都能成为一种工作,而且是高收入的工作而震惊,后来自己也跟大部分人一样因为收拾房子焦头烂额的时候,才觉得那些早早通过收纳成为专家的人很有远见,早就料到人们在生活上只会越来越懒,哈哈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作者用自己房子的收纳方式来讲了很多实用的方法,看到那些看起来像杂志里出现的房子背后有那么有趣的细节和收纳妙招,还蛮有意思的。
书开头有这么一段话,“主妇这个职业和公司里的工作不同,没有办法按照每个项目完成工作内容,也不能按时下班。既得不到别人的赞赏,有成就感的时候也不多,所以有人很可能觉得主妇这项工作是没有回报的。然而,英国某项调查显示,家务劳动平均每天要花费13.5小时,若是用专业家务工作者的时薪换算,相当于年收入1200万日元。可见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
以前觉得家务虽然累,也没太重视,但看完这一段算了一下,工作日不会特别抽时间来整理房子,但每天的做早餐,清洗饭碗,找一些文件或工具,整理沙发或餐桌上的物品,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几个小时了,这几个小时够看一两部电影,补个觉,逛个街,但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书里也说了,做家务过程中比较费时间的部分是“物归原处”,我们好像确实在很大一部分时间找东西,用完放在某处,在收起来,一直循环。比如:做饭的时候拿厨具、餐具、食材,做完清洗再放回原处。出门前从衣柜里拿衣物,下班后又放回去,如果找不到袜子或围巾等小物品,还得花额外时间去找。这些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收纳的一部分,都在重复“拿出来,放回去”的过程,但很少会去思考怎样减少花在这个事情上的时间。
如果找不到想找的东西,花费的时间增加了,没有及时把东西放回原处,时间成本就继续增加。而怎么让自己在这些不太容易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上节省时间,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为什么节省这个时间?生活不是只有没完没了的家务,还应该有提升自己和享受生活的时间,不是吗?
-
身心都需要充满电
2016-11-13
光看书名《你充满电了吗》就让人觉得会不会看完这本书就能让人充满电,但不是有那句话嘛,“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我不是抱着看完书就充满电的心态,而是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看过或听过的新的理论的心态看的这本书,不得不说,确实蛮有收获的。
这本书的大小章节比较多,所以重点整理出了自己印象比较深刻,比较喜欢的几章。
-
明日复明日,你是活在“明天”吗?
2016-12-18
我时不时想起前年年初的自己,那时候为了减肥和提高画画水平,我每天五点钟起床,运动到六点,再画画到六点半,再吃丰富的早餐去上班。可能是运动的关系,整天精神状态很好,而且正常吃三餐的情况下两个月瘦了6公斤,晚上下班回来后除了看书还能做好多事儿。那时候我的行动力蛮强的,想到做什么就马上去做。后来因为碰到一些事,我自己的计划受到影响,一停下来就很难回到当初的状态。
其实很多好的习惯,改变自己的方法到处都写烂了,但总是败给惰性,而这个惰性有个很好的借口,就是“从明天开始”,第二天也重复“从明天开始”,然后埋怨自己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太弱,我以为这就是这种惰性的合理的解释。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是日本作家石田淳写的《从行动开始》,然后第一章就被打脸了。
书里说: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不管你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如果没有行动的话仍然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反之,就算意志非常薄弱,但如果采取行动的话一样能够收获成功。明明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简单的“行动”上就好了,可是你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谓抽象的“意志”上。
其实仔细想想,有些行动真的没有那么难,没有那么花时间,但就是行动不来。
有时候出门前看到垃圾桶,想顺手扔垃圾,但想着要整理两个垃圾桶的垃圾,再带出门好麻烦,“明天不着急出门时再扔吧。”然后就放着出门了,不着急出门的时候发现收拾垃圾都花不了一份钟时间。
每次换床单被套的时候,心里都觉得好麻烦,但实际做的时候顶多花15分钟,也就是平时刷三四条垃圾新闻的时间。
鱼香肉丝是我最喜欢的菜之一,想学很久,但一直没行动。几个星期前的一个周五下班后逛蔬菜店,想着周末能试着做鱼香肉丝就好了,决定知道需要什么东西再做。准备出去时突然想到明明当下用手机搜菜谱就可以知道需要的材料,为什么还要等呢?就马上搜食谱,买好了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周六就试着做了。因为第一次做,豆瓣酱放多了,菜有点儿咸,但我吃得特别开心,特别满足,因为我终于试着做了,终于吃到自己做的鱼香肉丝,原来也就这么回事儿。
这本书被我摆在床头很久,为了计算自己看书花了多长时间,我断断续续记录了看这本书所花的时间,也才3个小时18分钟,也就是两部电影的时间而已。
上周跟朋友见面,我们年初的时候一起做了今年的计划,从工作、理财到生活细节都有,当时信心满满地说今年会是非常美好的一年。我们问彼此今年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了,她说不太理想,我说我的也是,但还行,至少完成了一半。然后我拿出随身带着的那个计划纸,发现我连一半都没完成,完成得都是一些比较小的,所以自以为完成得不错。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各自都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算太失败。
我跟朋友讲我看过这本书里的内容,说,貌似真的跟欲望和意志力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是做了很详细,很棒的计划,实现的欲望和决心也很强烈,但就是没能实现,主要是因为没有行动。
然后我们两人决定年底或明年年初再定下一年的计划,并且一定要每个月都要互相监督彼此的进度,给彼此行动的动力,让目标不要只停留下纸上,也不能靠意念了。
《从行动开始》,特别简单的道理,但总是被忽略。
这本书上有不少跟心理学角度介绍怎样提高行动力的办法,还蛮有意思的,而且有些角度跟以往看过的鸡汤不太一样,比如里面说“人们往往认为积极思考是正确的,消极思考是错误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积极思考和消极思考实际上都是人类的本性。但是人们却总是喜欢勉强地给自己设定‘不能消极思考,必须积极思考’的目标,一旦无法坚持下去,就会产生‘自己不行’的想法。积极思考之所以会导致失败,是因为‘任何事都是积极状态更好’这一前提缺乏根据。”
这句话好比在说,“不要把你的失败推给积极或消极思考,你先行动了再说,光思考有屁用,你倒是来个实际行动啊。”对啊,积极思考也许比消极思考好一点,但未必是重点。
书中提到的养成好习惯,改变思维等方法很具体,可操作性强,像里面提到要养成不做就会不舒服的习惯,那样就不用刻意去做,说不定还能发展成强迫症,哈哈哈
我有不洗脸就睡不着的习惯,当然很多人睡觉之前都会洗脸,但有时一天太累,回家就往床上一趟就睡过去了,醒来时发现已经是半夜两三点,我还是会强迫自己起来,洗漱,换睡衣再睡,不然感觉这一夜我没有睡觉一样不舒服。
因为这个习惯有一件事被朋友说了很久,参加朋友婚礼的前一天,跟另一个女生被安排住酒店同一间房,那女生性格开朗,我们很快就熟了,晚上睡觉之前那朋友说太累了,打算直接睡了,甚至不卸妆。我说这样不好,还是洗脸吧。朋友说懒得洗了。然后……我说那你睡吧,我帮你洗。最后……朋友被我的强迫症无奈起来卸妆、洗脸,又被我逼着擦护肤品,甚至被我劝敷面膜明天上妆效果更好,乖乖地敷面膜了。然后这个事儿被她说了好久,哈哈哈
像那段运动的日子,我也变成一天不运动就浑身不舒服,感觉一天是不完整的。昨天看一个节目,里面一个很帅的演员说,自己每天早上不运动就醒不过来,平时是7点起床运动一两个小时,如果有时候早上6点钟拍戏,就会4点钟起来运动,再去拍戏,不然什么事儿都做不了。其他人听完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怎么会有这样奇葩的人,所以人家的好身材和健康的身体是有原因啊。
这本书被我划了太多重点,没办法全部写出来,只是希望看过这个文章的人能稍微改变一下思维,如果感兴趣的话就去看下这本《从行动开始》。
书后面部分有一句话刺痛了我的心。“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意,是因为你没有采取让自己满意的行动。”
看完这一篇,放下这本书的这一刻就开始行动吧,去做那个你想过,你该做的事情,如果你想过满意的生活的话。
写完这一篇我就去做了很想尝试的卷心菜豆腐饼,好好吃,吃完满足地补上这一句,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