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书店可以这样!
2010-02-06
——读《书店风景》
昨晚和今晨读完了一本《书店风景》,2009年第很多次再版的平装本,这是一本关于书,书店,以及爱书人的书。大量的图片、一手资料和作者钟芳玲充满诚意的叙述,这绝对是一本爱书人值得拥有的书。
2009年平装本序作者如是说:“书店风景,人人有责”;2008简体字版序:“世上处处皆有好风景,然而最最吸引我的,还是书店风景。;2007增订版序:“Third time a charm”;2002年增订版序:书与人的轨迹;1997初版序:书,可是不等人的!那么多版的序言,从最初的一百多页演变为三百多页。从最初的札记到每次增订的后续笔记,一次又一次的修订,会比出一本新书更加费劲。作者的执着让我捧着这本沉甸甸的《书店风景》心中满怀感动。
第一章“地标书店”里的五家颇有历史沉淀的书店,她们的故事让我感动,那些书店人的轶闻也令人新奇。河左岸的传奇巴黎“莎士比亚”第二代掌门人乔治,一个古怪而疯狂的老头,一手拿着蜡烛一手灭火,一边轻松的说:“理发师得花上二十分的事,我二十秒就搞定”这样的人比书还奇。旧金山“城市之光”的书店主人,是一个老得很好看很有韵味的人,一页大幅的照片,深邃的眼神里充满了睿智,这样的老帅哥哪有不让人着迷的道理。智者在此垂钓的“高谈书集”是一部20世纪的文化百科全书,在作者2007年补入的后续笔记里,“高谈书集”由于欠款被法院拍卖,读来有些感伤。在因特网购书时代,要坚持一间有个性有品位的实体书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这本新版的《书店风景》,在97初版的文字后面每一次增订都不断的加上后续笔记,十数载的光阴,有很多书店发展更大了,可是更多的却是关闭,而后在网上留一个网站供人凭吊。一路读来,常常会欣喜夹杂着伤感,前一篇还满心欢喜的读着书店故事,看好书店的前景,后续笔记里就传来了关闭的消息。像“主题书店”一章里,独具特色的女性书店大多面临关闭的危机,让人感慨。
“古书·二手书店”一章里,伦敦的“史库博书店”,祖籍福州的店主人,因为太爱BOOKS,所以开家SKOOB。经营一家有个性的书店,这必然不是赚钱的事业,然而,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那些花花绿绿的封皮,抚过那些或许带着霉味的书脊,相信都有一种极大的幸福感充斥内心。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威尔士“黑-昂-歪”古书镇,狂人查理·布斯不但用书造镇,甚至还“建立王国”……
在这本《书店风景》里,大大小小的感动与惊喜不断,时而惊艳,时而感叹,时而忧伤。不能如作者般幸福,能在十数年亲眼见证着这些书店的兴衰。跟随着她的文字与精选的插图,去感叹原来书店可以这样!爱书的人,或许都有一个拥有自己书店的梦想,这个梦想多半难以实现,《书店风景》也许可以慰藉一颗爱书的心。手边还有一本钟芳玲的《书天堂》,还未翻开,留作下一次的感动。
用“史库博书店”的店主王爱吉对作者说的一段话作结:“我试着告诉你一个感性的故事,这是一个历经岁月的古老故事,关于我们在过程中如何坚忍、生存,并且擅用我们仅有的智慧与正直,创造所能拥有的一切。……也许我们小小的贡献,在几亿人中,会让有些人激赏我们所企图保存的传统;人生短暂,但愿我们未来回首,也能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当下之际,我们只有像水滴般投入整个浩瀚的历史汪洋中。而你,必须要把这本书完成、并且继续下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