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技艺
2010-09-29
我本人掌握着公司的图书预算,大概每年8w吧,基本上市面上的技术图书或者和技术相关的图书我都算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好的差的,都读过,但是书评写得很少,更是基本不会自己买技术图书来看。这本书看完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我要自己买一本送给自己,还要买几本送给我的好朋友。而且这本书非常值得写写书评,甚至我都想写信给作者,谢谢他们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我非常相信传统的力量,相信不读历史的人注定会犯历史上相同的错误。原来上学的时候,我就最佩服德国的工程师。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不同于其他国家,他们基本上是学徒制的。记得《精益思想》那本书曾经记述保时捷的工人70%都完成了三年制的学徒训练,实在是行业内非常罕见的高水准团队。在各国为经济危机带来的高失业率头痛不已的时候,只有德国的失业率没有明显的上升,有人总结了原因就是德国的学徒制教育发挥巨大作用,培养人的目的非常明确:能够依靠自己的所学的技能生存。我想和我一样认为德国拥有世界上一流工程师的人不在少数,认同培养工程师的主要途径应该是传帮带的也大有人在吧。
暂且扯远一点,说说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90%是要么出身科学世家要么师从大师。我曾经翻看过好多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的介绍,他们的导师都是可以查到的有头有脸的科学家。那么导师的导师呢?我试着循着这条路线追根溯源,发现好多人的师徒谱系都能追踪到17世纪。好多大师不仅仅是彼此认识,他们经常交流探讨问题的书信什么的都有详尽的记录。
现在的互联发达了,我们真的要放弃这种人带人的“落后”文明传承方式了么。这本书不但彻底否定了上述命题,还告诉我们如何去寻觅导师,如何向导师学习。说真的,我对作者说的每一个字都非常赞同。现在互联网是发达了,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交流欲望是谁也不能授予的。资源再多,不去利用,不会利用,到头来也是虚无。我也说说的亲身感受。我第一次感受到大师风采是观看SICP录像(感谢互联网的恩惠),那种一个迷惑的人受到谆谆教诲的舒爽令我十分难忘。我像是打了鸡血,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投入了Fisher图书馆的7层,大师给我指名了方向,那种豁然开朗所带来的愉悦用比较潮的话讲,不但持久而且剧烈(我知道你又在联想了)。后来,我又机缘巧遇Matz,Richard Stallman等大师,每一次的交流虽然短暂,但是都使我获益良多。
哦对了,这又是一本Thoughtworks系的书。为什么说又呢?哈,市面上的Thoughtworks的书籍我基本上都看过,质量非常高。哦,你会说,这本不应该算是了吧。但我的分类标准是看,作者的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那段Thoughtworks的工作经历。对了,我真的不应该提名字,好像有广告的嫌疑。我这里既然提了,就要说明一下,我真的不是托儿。
好吧,学徒的快乐旅程就要开始了。不论你写了多久的代码,看一看都是很有好处的,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从中领悟带人的诀窍,抑或是投入新领域的心态。经验不那么丰富的人呢,自然每一条规则都是能立刻付诸实践的好建议。没有空洞的理论,这本书更象是一本学徒守则,带给你快乐,伴你度过最困惑的开始阶段。我真的希望我在一开始学习编程的时候就有人送我这本书,那么我这么多年的迷惑和不知所措就能减少90%。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也希望喜欢这本书的童鞋推荐给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