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因為愛愛情,所以《反對愛情》
2010-06-22
那些對被衛生署長楊志良惹毛的人,現在大可以把《反對愛情》扔在他腳邊大聲吼:看吧,鼓勵結婚?這就是國家的陰謀,企圖把所有人都關進婚姻的牢房裡接受勞改!
這本書的作者蘿拉吉普妮斯是西北大學廣播電視電影教授,文化及媒體批評家,原來有個副書名叫: polemic,一種持負面意見的爭辯,出版社則賦予它另一個更吸睛的名字:「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也沒錯,因為書裡談了很多的外遇,很多的「親密暴力」,大說特說愛情和婚姻的壞話。
外遇只存在婚姻制度裡,誰膽敢不譴責外遇的?特別是搞政治的人,一旦外遇事發,比方吳育昇,嘿,你休想選市長!譴責外遇的另一個意思,即捍衛婚姻。即使這個婚姻已如一攤死水,即使一顆心或兩顆心宛如死城。對於崩解中的婚姻,婚姻諮商專家下的診斷書大致可歸納成一句:「因為沒有好好經營」,然後一如企管顧問公司,為挽救瀕危的公司(家庭),開出來一系列起死回生的藥方,「一起去旅行」乃其中常見的一帖,朱天心小說《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裡的那場修補之旅就是。
家庭或許可以繼續維繫,但死去的愛情能不能再生呢?我無法回答。
即使外遇(強烈一點的用詞,通姦)是一場真心的愛戀,像換膚一般的讓人的生命煥然一新,發光發亮,那也不應該受到祝福,因為它總是帶給另一個人,或更多人重重的傷害。
其實關於愛情和婚姻的負面表列,一個人只要稍微有一點生命歷練,每天看新聞聽八卦,都可以輕而易舉列出一串。問題就是,無論明白它們將如何一步一步邁向萎衰、腐敗,乃至消失--百分之五十的婚姻以離婚收場,我們還是會陷入愛情,渴望婚姻,只要看看廣告中有多少幸福家庭的畫面就知道了。
另一個角度想,這未必不是一場溫柔的誘騙,把愛情、婚姻和家庭包裝成天堂邀請加入,形成一種逃不出的文化,為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以作為國家統治的基礎,「天衣無縫地將社會控制移植轉化成個人需求」--想想看,如果你是總統,你的人民通通決定單身,宣告揚棄一對一關係,你的麻煩是不是就大了?
「反對愛情」,但這是一場勢在必輸的論辯,愛情的一方太強大了,蘿拉吉普妮斯一開始就知道,正因為如此,這一場反方的論辯更加必須。我們所自以為的自由戀愛,在社會學家看來,其實一點也不自由,因為「衡量配偶物質資產與社會資產已內化到愛情心理與慾望的潛意識結構裡」,這才是「現代愛情」的真貌,而家庭則是某種形式的集中營,最封閉的社會系統,「配偶是住在監獄裡,彼此是對方的監獄,軟禁是現代愛情的基本條件」。
舉例來說?這麼問吧,舉不出例子的請站出來?
但爭辯絕不會改變我們的立場,帶來革命,更不必說動搖內在思維了,但爭辨的好處是,至少我們看到細緻拆解後的愛情、婚姻與家庭,看清楚自我的壓抑與慾望的流動,然後呢,然後還是去追求幸福,或安心的繼續住在牢房裡。
我想我還是喜歡愛情的,不然這一陣子就不會熱烈愛上韓劇「市政廳」裡的車勝元--雖然塑造這種「完美男人」是流行文化的最大騙局,毋寧是一種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