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的夏天 一切皆有可能
2011-06-29
如果沒有意外兼職的機會,大概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奇遇展開。
如果這樣想,就岔開了, 凱特必然是要出走的,若不是因為這個緣由,她走得再荒誕不經些,就可以寫成另外的什麽名著了。如托爾斯泰所寫的女人,或者勞倫斯寫的。
但,這是萊辛寫的,她更理性。或者說更中庸些。更符合女子的做事方式。溫和的調整而不是暴虐地發洩或者摧殘。
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中國的陳染是可以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如果中國文人不再窩裡鬥什麽的,扯遠了。
其實想說的是,這是一部類似剖析中產階級家庭婦女的一本心理圖冊。偏形而上的那類。
那些浮華聒噪只想賣弄的女人不在此例,或者說,她們還僅僅只是爆發,未曾真正步入這一社會階層。底蘊差距太遠。我不是想抬中產階級的轎子,是因為中國現在階段除了暴富和平民,沒有中產階級作為緩衝帶,兩極分化必然矛盾百出。 這是因為社會形態不佳,並非是要抬高誰或者貶低誰。階層也是人組成的嘛。
曾經有一位老先生感歎,這些設計師,你告訴他們,他們聽也沒聽過見也沒見過,更不消說見識過,用過,你怎麼讓他們給你設計出你想要的呢?
這本書裡瑣碎事務的描述乃至心態微妙之處,不禁讓人讚歎這位老人家的功力不淺。
甚至和年輕人相處的一席描述也是讓人忍俊不禁,惟妙惟肖。
乃至後來的關於“法西斯”牽扯出的對社會、貧窮、濟困事務的描述,和理論。
包括他們的思考及布朗夫婦年輕時和後來步入中產階層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都有涉獵,羅列出作者個人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也是溫和的。
這是一本適合女人讀的書。看不看得出這溫和中的洶湧,以及浪潮過后全身而退的智慧,是個人造化了。
我是沒這本事的,所以膜拜一下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