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人性的试金石
2014-09-22
第一次涉猎郭子鹰老师的书,很是喜欢,无论细腻的文笔还是书中精美的插图,最能打动我的是本书最后一部分“心路”。由此而感,决定细细赏玩一番。
关于内心
旅行是一场修行,学生期间,去过很多地方,慢慢的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自助游,亦或是穷游,犹如一位友人说过的“穷游有穷游的乐趣,当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不再穷游时,或许你已经不再拥有穷游时的那颗心了”。在旅途过程中,不正是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听听不一样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心情的一场又一场的体验么?在体验中,改变着自己,包括性格在内的很多内在的东西,不断思考着:我是谁?如同老师书中所写(面对缅甸高僧修行的闭关之所),“每天狂奔在城市车流里的人,可有几个像探洞一样,深入过自己内心的洞底?看饱了风景和纷扰的人,千万件事情要挂心,又有几个能深深的潜入自己的念头里,平静地在脑波跳跃的水面下,静静等着浮躁的涟漪平复,看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被世事左右,被虚妄夺走的,有多少?看看那些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快乐的人和事,渐行渐远的,又有多少?”。(推荐张德芬老师《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丛书)
关于空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中国人很认同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之所以享受这种乐趣,不过是我们的经审核生活都太空虚,太需要某种途径反复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都不过是因为我们太久没有享受过彼此的信赖的,幸福和快乐。”
转型期的社会,物质欲的膨胀,让国人逐渐信奉了金钱教,但庆幸自己周围有那么一波朋友,在浮躁的社会中,依旧坚信自己的信念,在为之奋斗,在不断旅行,不断感悟。庆幸的同时,更要感谢他们,对我的影响,能够让我坚持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人生的道路中走的很远。有人说,中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代,为之失去了信心,但还有诸多像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依旧能沉淀自己,为想成为的那个目标而奋斗拼搏,希望总归是有的,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关于生活
“生活可以时任何样子,但惟独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过程,了解的越多,自己看的越多,心胸就越发宽广,海纳百川。当面对生活的平仄,用旅行者的心去感受,将不再是痛苦。倘若没有平仄,何来对比?幸福也就没感了。通常在旅途过程中,很喜欢和别人聊天,每个人的故事不一样,每个人的故事又或多或少给你一些启发和鼓励,让你更加有勇气去面对刚刚从现实的牢笼中逃脱出来喘息的你。故事听多了,也就学会了“舍得”,知道什么该放下,让自己身心得到解脱。重新回归现实,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在处理生活琐事时,游刃有余,这也是旅行带给你的价值所在。
关于物质
我们总是为自己披上层层外衣,用职位,金钱,地位来标榜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活下去的理由,成功的一次又一次扮演了自己的“造梦师”,为了这些伪梦想,不断炫耀,不断征服,为了博得更多别人期待的目光,更多妒忌的眼神,还记得,曾经的你最感动的那一瞬间么?“买下它,日后好好享用,多少次成为活下去的理由”,其中,又有多少自己真正喜欢?还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最后,敲下我最喜欢本书中的一句话“只有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果实,辛辣的生姜并不比甜美的蔗糖带来的幸福感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