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是需要本钱的
2016-12-18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彼得·蒂尔(Peter Thiel)出生于1964年,于1996年创办了蒂尔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al Management),并在2002年更名为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目前该公司管理总值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蒂尔曾在1998联合创办了PayPal,并在2002年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 2005年,投资5000万美元创办了创始人基金风险投资公司(Founders Fund),致力于扶植Web 2.0公司,曾在2004年为Facebook创始人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而这项投资为其获得2万倍的收益。他投资的公司还包括美国的大众点评Yelp网站、职场人脉应用Linkedin、太空探险公司SpaceX、现今最火爆的网络民宿预订应用 Airbnb 等上百家公司。
徐小平,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或者认得。他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是目前我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他曾这样形容彼得·蒂尔:彼得·蒂尔在我眼中已经超越了一个具体的人,二是一种精神和象征,他象征着美国异想天开、特立独行但又脚踏实地、从无到有的创新精神,如同乔布斯,死了依然或者。
哇!好伟大神奇的人物!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一本书,就是这位传奇人物的最新作品《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并不算很近,2005年1月就已经面市了,但畅销不衰。这本书由著名的经管图书出版机构中信出版社出版。我记得,这家出版社推出此书时,正是2015年的隆冬,图书刚问世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太多反响。因为彼得·蒂尔在国内外投资界很出名,但在国内还不是很有名气。于是,中信出版社决定炒作一把。
当然,炒作是需要本钱的。《从0到1》这本书“炒作”的本钱是什么呢?一是彼得·蒂尔持续创业的传奇经历,二是他对科技发展独到的见解,三是基于这种经历和独到见解,他成功的投资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而这些科技公司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科技进步的走向。可以这样说,彼得·蒂尔这个人和他的这部《从0到1》的大作,都可以被打造为热门的商业话题。
于是,中信出版社找到了许多投资界、科技界、创业界的名人,特别是微博大V,掀起了一股拜读彼得·蒂尔的热潮,一股探讨《从0到1》的热潮,一股持续创业精神的热潮。2015年的春节前后,没有什么特别引人关注的话题,这正好从客观上给《从0到1》这本书的预热营造了一个时间上的优越条件。进而,由于商业精英和话题大V们的推动,一时间,彼得·蒂尔和《从0到1》被推上了微博的话题热搜榜,更是刷爆微信朋友圈。中信出版社还联合京东,邀请彼得·蒂尔莅临中国开创业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创业交流活动,人满为患,门票8800一张!火爆的场面,是很多出版社可望而不可及的。
还好,因为这本图书的推手之一,也是咱们的师兄——中信出版社的副总编卢俊先生,所以我蹭了一张票,到现场在好几十米开外,远远目睹了彼得·蒂尔的尊荣(恨自己没带望远镜啊)。
那么,彼得·蒂尔到底在他的这部《从0到1》的神作里讲了些什么呢?
首先,作为成功投资了众多前沿科技公司的投资人,彼得·蒂尔与我们分享了科技进步的艰难与必然。他解释了“何为从0到1”。他说:进步可以呈两种形式。第一,水平进步,也称广泛进步,即从1到n,意思是照搬别人已经取得的成就,比如你根据一台汽车造出了另一台汽车。水平进步很容易想象,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它是什么样。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比如像特斯拉那样,创造了一台从来没有过的电动汽车。垂直进步比较难想象,人们需要尝试从未做过的事。从宏观层次看,可用一个词代替水平进步,即全球化——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而垂直进步,从0到1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况,即科技。
进而,彼得·蒂尔阐释了“创业”的真谛,他认为基于从0到1的创造,是真正的科技创新,这样的创业才更能把握胜券。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认为,“质疑现有观念”产生新思想,这不仅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我们每个人创造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有质疑精神,都要保持思想的随时换新。
就如同我自己,我现在负责的工作,是新华书店总店的教材发行公司,如何在这样一件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事业当中创新,就是我每天都要烧脑的事情,于是我们构思并推出了“教材的网络采选系统”,我认为这就是对从0到1的实践。
接下来,彼得·蒂尔向读者们介绍了他所经历的1998年的互联网热潮和2002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崩溃。特别亮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竞争性市场很难赚到钱,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我认为,这四个观点,也是彼得·蒂尔所阐释的“未来商业的秘密”所在。即,企业要寻求发展就要大胆突破,像谷歌那样做最精准的网页搜索;同时,要着眼未来,看到10年、15年甚至30年以后的产业发展格局和科技进步趋势,要为此制定计划和战略规划;此外,任何一个屹立不倒的企业,赚取的都是垄断利润,他们不在红海里竞争和厮杀,而是找到可以垄断的蓝海,默默赚钱,这又要说到谷歌,当他宣称自己的企业规模赶不上微软的时候,却已经悄悄的在网页搜索领域确立了自己绝对的市场份额,让微软的Bing、雅虎失去了追赶的可能性,而这种垄断,正是基于谷歌对搜索技术“从0到1”的创新;最后,彼得·蒂尔阐释了商业策略的重要性,他认为即便产品很好、用户满意,但也要有正确的商业策略和灵活务实的营销渠道,在上一轮经济危机给硅谷的科技公司带来灭顶之灾的时候,很多科技公司都秉持一点,好的产品不需要营销,或者说,如果产品还需要营销,那说明你的产品不够好!但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可以看看苹果公司是怎么做的。在苹果的手机足够好、大众都趋之若鹜的时候,苹果公司依然在兢兢业业地推广自己的全球商业策略,兴建产品体验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等等。
那么,彼得·蒂尔这样一位科技界的投资牛人,在《从0到1》这本书中,分享的观点、价值还有很多。我认为,其中的很多道理,不仅仅是透析了商业的秘密,更是引人深思,让我们思考,生而为一个使用现代科技的人,如何跳出现有的窠臼,创造自己的价值。而这,将是读透《从0到1》的更有价值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