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Twitter:蓝色小鸟背后的纠葛
2014-01-30
2013年末的时候,偶然间在微博上收到“简书”的私信,大意是之前某篇文章入选什么专题了,所以要送我一本书,随便挑。如果不是因为发消息的账号正是我关注的,我真会陡然生疑(不过话说回来,有骗子以送书为由获取个人信息的么?太有复古感了)。然后我就愉快地到豆瓣打开个人的“想读”列表,挑了本最近加入的书。没错,就是这本——<孵化Twitter>。后来因为出去游玩了一圈一直没来得及看,直到最近住院才在输液的过程中消灭了此书。
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呢?如果你对互联网有些兴趣,又很想知道蓝色小鸟是由谁如何建立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好莱坞桥段的故事;想知道一度影响政治娱乐的蓝色小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模样;再或者,只是想吐槽下“此页无法显示”或者咱们那满是红包飞的微博……如果是这样,那么买一本吧,或者让简书送一本;-)。
但如果你想作为一个从业者或者学习者试图去从源头去理解这个席卷全球的神秘小鸟,或者仅仅是试图窥得这只小鸟设计理念的精髓,再或者去了解一个巨头在成为巨头前是如何度过那些千钧一发的困境的话,那么估计这本书也很难回答你。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更适合拍成电影的书,剧情的戏剧性与人物冲突关系远远超过了以Facebook为原型的那部《社交网络》。但正因如此,对这本书需要抱有距离审视感。作者Nick Bilton在书的引子中以作家Julian Barnes的一句话开篇“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这也为整本书定下了基调——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而且作者也坦陈在材料收集时出现过一些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论述,这是自然的,即便不考虑动机与立场,记忆的偏差也是极大的因素。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一些当事人在特定下的心理描写,作者强调这些不是臆断的,而是基于访谈的。但这并不是十分的有说服力,如你所知,记忆中的情绪往往是被二次加工的。
如是,基本表明了我对此书的看法:故事精彩曲折,爆料十足,但我不会在写文章时以此书的材料为论据。
不过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这是本值得看的书——只要不把它定位到史料或者如它的副标题所写的“True Story”。因为,这可是关于Twitter的故事啊!!!
没错,这就是最不是理由的理由,如果这本书不是关于Twitter的,那与宫心计没什么不同,我也不会浪费输液时间去阅读。所以你猜到了,这篇文章也只不过是一个小蓝鸟的脑残粉写的一份不那么准确的读后感。
大约08、09年的时候我开始接触Twitter,不过因为网络效应——我在那里找不到太多小伙伴——所以一直没有沉浸进去。在Google Reader还没关闭时,Google与Twitter合作实时搜索那年,Twitter成为了我获取墙外热点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在Twitter发展的那些年,两个主要的创始人一直没有在Twitter的定位上达成一致,但从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说Twitter彻底改变了传媒与人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丝毫不为过。这种单向关注+140字的简单模型正如它简约的Logo一样令人不可思议。
全书最精彩的段落在于对运作这只小鸟的核心人物间关系的勾勒,而关键词正是副标题中的“Money, Power, Friendship, and Betrayal”。在Twitter不长的几年,更换了三次CEO,核心成员的进出更不用说,即便如此,这只小鸟却还是越飞越高,甚至远远超过团队的预期。作者Bilton在文字中注入了较强的主观色彩,他通过一页又一页情景与心理的描写,重复了“找来朋友合作却最后被朋友踢开”的故事,真是应了《中国合伙人》里的那一段——不要与最好的朋友一起开公司。不过话说回来,伟大的公司往往都是朋友缔造的——没有沃兹的乔布斯注定不会在那个时刻开启自己的时代;比尔·盖茨这个天才也需要保罗·艾伦的协助;Google的王朝离不开佩吉与布林这两位出生在不同国度的朋友。即使是看似孤军作战的扎克伯格,也在最初的时候拥有朋友萨维林(当然这两位的斗争大家也都知道了)以及后来虽然被踢出董事会但却一直协助的帕克…….
而这本书令我遗憾或者说困惑的几个部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虽然书中介绍了“Love Parade”活动作为Twitter的第一次公开推广,但它失败了。看起来那次地震更像是引爆Twitter的导火线,第一次将它推向公共面前,可是书中并没有过多围绕这点进行剖析。所以,一直到最后我对这个问题都很好奇,毕竟对于一款伟大的产品,搞明白启动它的事件临界点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其次,Twitter是如何抵御山寨的?这里面包括试图1000多万收购他们的雅虎,也包括后期成熟的Facebook。在全面劣势的情况下,甚至有时令人抓狂的宕机都没有驱散用户量的迅猛增长。名人与媒体的效应是自然的,但是为什么——或者反过来问——没有其他公司抓住这些疏漏一举反超呢?
接着前一个问题派生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Twitter的用户会如此忠诚于它,那些惨不忍睹的宕机都没有将他们赶走。即便到今天,当Facebook开始逐渐不被年轻人看作酷的代表后,当他们热衷于Instagram或者Snapchat的时候,Twitter一点都没落伍,依然生机勃勃。我想,如果试图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展开Twitter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设计,探讨这些功能与体验对用户的影响。
而可惜的是,这些都没有涉及。
所以我依然期待着有另一本关于蓝色小鸟的书,能解答我上述的所有疑问。也许,是我要求太多了。
最后简单聊一下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在这本书的背景下,我最喜爱的是Biz Stone,虽然比起Evan Williams以及Jack Dorsey,他的光芒弱了许多。但是他的幽默、社交能力及粘合作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这只小鸟早期的生长,在照片里也可以看到他自信满满的模样。我也希望未来的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像Biz一样,支持自己的朋友,维系着核心成员的关系,富有但不奢侈,为自己的产品全身心投入,不易怒但不失原则。另外,Biz离开Twitter创办了新的公司,最近才推出一款社交问答产品,Jelly,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试用下,目前似乎只支持Facebook/Twitter账号登陆。
PS:经简叔提醒,最后一句有细节纰漏,Biz离开Twitter后没有立刻创办Jelly,这应该是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