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你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
2011-01-23
忘记是怎么发现这本《我们怎样阅读中国》的,应该是自己逛豆瓣的时候不小心发现的,苏小和的名字很早就有所耳闻,因为很早就在订阅老师的博客。
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细看,只是觉得豆瓣评价还不错,再加上之前对苏老师的文章也很喜欢,就入手了。拿到手上一看,才发现是本书评合集,说实话,自己是不怎么喜欢书评的,就如同苏老师提倡的“从独立阅读开始”,我也倾向于独立阅读,我总是认为书评是一种快速消费品,适合那些心急的想用点文化来装点门面的人。读书评,那就是在读别人咀嚼别人的牙慧。
前天晚上开始读的,读了几篇就爱不释手,终于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加今天一上午给读完了,读完之后就觉得很有必要写点什么。
苏老师的笔触是诗人气质的,通篇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他崇尚自由,在他这里,自由成为一种必要条件,自由既是一种经济条件,也是一种精神条件,他的言语理性而又不乏犀利,沉稳而又不乏深刻。
王晓渔说苏小和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常识的诗人,的确,这本书中,苏小和讲的都是些常识,但是在我们这个缺乏常识的社会中,这种人、这种文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上卷——以自由看待经济;中卷——以自由看待历史;下卷——以自由看待生活。字面上的历史也比较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时时贯穿着自由的思想。以自由的眼光看待经济问题,看待历史,看待生活。自由和民主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自由并不是精英的奢侈品,而是公民的必需品。这些论述在书中,俯拾皆是。相信阿马蒂亚森对作者的影响很大,作者也在书中坦陈,而作者也是沿着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思维范式,对当下的中国的各种经济现象、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里面有对市场经济的期待,有对法制社会的呼吁,有对农民工问题的思考,有对顾准的惋惜,有对张培刚的惋惜,有对中国的失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讨论经济问题,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的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在书中也坦陈自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或许正是这种宗教信仰给作者的思考注入了悲天悯人的终极人文情怀。
当下的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很多,经济领域的国家重商主义主义大行其道,垄断性大型国企凭借其垄断地位攫取大量超额利润,眼见着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却导致了国富民穷,大政府,小市场。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就是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追求GDP增长的时候去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如果把环境的因素算进去,GDP的增长极为有限,甚至是负增长。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三农问题,二元结构分化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中国现在只是披着一层名字叫做“和谐”的“皇帝的新装”,甚至不用刻意去撕扯这件并不存在的外衣,只需一个诚实的小孩子喊一声:“皇帝”并没有穿衣服就可以看清这个国家的真相。
这个国家太缺少自由了,缺少自由的言说,缺少自由的批评,缺少真实,缺少常识。作者在叙说这些自由的常识的时候,也感到了文人的无奈,对这个逼仄的言论环境的无奈、对没有大师的无奈、对这个社会的无奈、对自己力量弱小的无奈~~书中写到了顾准、写到了吴敬琏、写到了宗白华、写到了朱光潜、写到了杨天石、写到了张培刚、写到了杨小凯、写到了梁小民,无处不透露着心酸的无奈!
三十年代的时候是“救亡压倒启蒙”,现如今是“稳定压倒启蒙”,为了维护稳定,愚民教育大行其道,作者写道了何兆武的《上学记》,透露着对那时教育的向往,对百家争鸣的向往。现如今的教育根本就是对“教育”两个字的玷污,“官员越来越像学者,学者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官员”,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真实写照。
民国时期,是大师璀璨的时代,那些大师,无论是人格还是学术上的造诣是何其耀眼。现如今,我们剩下的只有羞愧了,我们有大师吗?没有!一个没有!无论是学术上还是艺术上,因为我们缺少了自由的土壤,这是问题的关键。
自己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现在想想大学真是白读了,整天上课上自习考试拿奖学金去了,基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倒是毕业了工作了,倒是可以有时间买几本好书看看了,开始试着读书、独立思考,有时候还写点读后感什么的,就像这篇文章。中国缺少自由,同样也缺少思考,似乎国家也乐于”帮助“你思考,这都是强势政府的表现,实际上这都是不正常的。
记得胡适之先生有一句话:争取你个人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你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争人格。是呀,自由这东西从来不是谁给的,那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作者在本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落脚于——丧钟为谁而鸣,其中引用了那段著名的话:
英国牧师约翰多恩曾经说过: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冲走一团泥土,大陆就失去了一块,如同失去一个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为,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是的,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