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混搭,水平实在有限~
2012-03-26
看完本书后主要感觉是想讲的内容太多,过度混搭。从亚当·斯密跳跃到司马迁,从欧洲历史跳跃到马克思的《资本论》。跨度太大,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浅尝辄止,刚刚入门讲了一点内容就打住,开始重启另一章。阐述不够深入,书太薄了。
本书几个大的问题:
前言:反复声明作者自身水平有限,年少时读不懂马克思。水平实在有限~
第一章,指出历史上把亚当斯密当做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先驱,完全是对他的误读。他的主要观点是反腐败,因此支持将经济大权交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大段引用亚当斯密《国富论》的英文原文,并附作者自己翻译。是在教读者英文么?本书只用指出误读,提醒读者去读《国富论》的原著就可以了,大段中英文对照凑字数很没必要。(因为英文不好的人,根本直接跳过,英文好的人直接去读原著)
而且在第一章的第三节居然扯到司马迁,我看到这里实在觉得有点扯。拜托郎教授,《史记》你读完没读完,就随便断章取义,管中窥豹,看到几个字就牵强附会一下子,说司马迁是中国的亚当斯密,太扯了。但凡中国文人,大多怀揣一套经邦济世的理论,照这个道理说,商鞅、孔子、萧何、魏征、范仲淹、刘伯温。。。等等人都可以说是经济学家了。
第二章,详细讲了胡适错把cummunism翻译成共产主义,cummunism本是一个社群,和谐共存的意思,但共产主义一词则有点妖魔化的意思,你家的田就是我家的,你家的财产就是我家的财产,你家的父母老幼就是我家的高堂弱子,但你家的老婆可不能是我家的老婆~
50年代张爱玲在上海质疑“共产”一词,便也是这样。
但是共产,曾是农民阶级的一个梦想,没有这个虚幻的梦想,能够支撑工农阶级领导革命成功么?本没有田产,打赢了分地主的田产,这是最现实的。这就是共产,但你要说这是和谐主义,地主要不干了。
扯到黑格尔等德国哲学,谈的问题太多,又不深入,不如干脆从词源上解释马克思对cummunism的解读。
貌似马克思的思想跟孔子的《礼运大同篇》,康有为的《大同书》所阐述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和谐,他们的社会关怀度比较高而已,但因此而说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有点不合理。
第三章,简述欧洲资本主义缘起的历史,整个一章内容完全抄历史书,可以删掉对全书无影响。
提出了一个观点,为什么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因为斗争过程中有了反腐败的民主和法制,民主和法制遏制了资本主义的灭亡。那么关键点是:反腐败。
第四章,资本论的重新解读。企图用数学公式,推导论证马克思《资本论》观点的正确性。对于没有经济学功底的人来说,不可能理解那么几个没有前因后果的算式,对于有那么点经济学知识的人来说(至少看过微观、宏观经济学),你那么区区几个公式就把人家整个《资本论》三卷给概括了??怎吗可能?
第五章,完全是清华的演讲的原文,大家看视频好了,郎教授声情并茂,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结论:
郎教授水平实在有限,野心又大,说我们之前对亚当斯密误读了,说我们认为马克思是个哲学家是错误的,应该用数学模型来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反腐败,说共产主义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咦,这不是涛哥说的么?)~
你这喝资本主义奶长大的,再看下去以为是给GCD打工的咧~
总之,这本书太薄。看得出来郎教授涉猎颇广,历史、政治、经济。但是每个领域都不深入。(还混搭司马迁和老子,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明显是崇尚自然经济,而不鼓励经济发展的。郎教授非要扯他说的是“看不见的手”,说明他水平实在有限,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一窍不通。)
企图阐释亚当斯密的真实观点,马克思思想的缘起,《资本论》中的经济学原理,欧洲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及惊醒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革中的重点:藏富于民、一部分人富裕不能让另一部分人更贫穷,呼吁社会公平。
实在不需要两个作者,而且第五部分还是在清华的演讲原文,实在是有凑字数之嫌。
但是~
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作为大众读物,提醒广大读者应该去看看《国富论》的原文,具备点经济学的理论素质。虽然混搭司马迁和老子实在没必要。
对于80后、90后,在被大学政治课折磨得脑残后对马克思深恶痛绝,只字不提,看了这本书后应该会有点改观,我们现行的讲的马克思都是对他的误读,马克思本人也在晚年承认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提出藏富于民的观点,让青年读者认清改革的方向,一部分先富起来,不能让另一部分人更贫穷,进行着社会主义的改革,不妨怀揣着资本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