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撒把:信任,平等与培养
2014-07-22
很少看偏企业管理的书,打心里觉得枯燥无味,翻页如嚼蜡。一次单位聚餐海底捞回来,服务生因为我们爱吃炸虾片,就在结账时候给我们盛了一大包让我们带走慢慢吃——这招儿太狠了。是什么能让服务生有此权利,且每一位服务生(我遇到过的)都能保持一致又优质的服务呢?或许这本书能告诉我答案。
书中虽然每章都会引经据典,用中外学者的话来对海底捞的管理方式做总结性发言,但大多数还是由服务生、大堂经理、副店长、店长,张勇讲故事。于我而言,真实的案例更能吸引人。
一个大撒把的管理者,对员工接近百分百的信任,平等,关怀其生活、家庭,注重“人”的才情培养,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面面俱到,让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整本书从头看到尾,期间我不自觉地对比自己经历过的公司,尽管性质不同,但依旧感到,一个企业能够带给员工最强的归属感,并督促人们自觉去进步,其领导者的情商和智商太高。
张勇从小遍读各类书籍,尼采、柏拉图,《上帝死了》、《第三帝国的兴亡》,且不说他能否看懂书中的内容,当黄铁鹰问:“这些书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张勇说:“天赋平等的人权和尊严。” 平等,在海底捞还未完全壮大之时,成为了让服务生甘心为其“服务”的鸡血。不甘于贫穷,将心比心地对待农村来的服务生,你可以说是海底捞对他们太好,也可以说是社会对他们太差。也正是社会的目光,让人们普遍看不起农民工,在素质方面予以鄙视,在行为方面予以躲避,在公平方面则没有公平。每日的新闻都在滚动播放“农民工坐车坐地铁,因脏被嫌弃”、“农民工素质低下扰乱公共秩序”……这些事件频繁出现,促使张勇除了信任他的员工,平等对待每一个员工外,还引入了“培养”机制。
“能下蛋的母鸡才值钱!”洗碗阿姨到前厅服务生,会计到值班经理,识字、学电脑、学会计、上MBA,这都是海底捞的人才培养计划。而现在,海底捞建成了“海底捞大学”,逐步开始培养优质流水线员工以及manager。不知其效果会让人钦佩不已or大跌眼镜。
全书读毕,管理学上的东西没学会多少,但于我而言,工作和生活中,要是能随时警醒自己不要丢了西瓜拣芝麻,平等待人,于心也该过的不错。
佩服张勇,他不像豺狼虎豹一般走吞噬路线,其稳扎稳打敢于去做的勇气值得肯定。但尽管如此,未来的危机也从没减少。海底捞的不断扩张,是否能让他的“平等主义”一直良好地循环实现下去,还是一个有待考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