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可以选择性粘贴
2013-11-21
本来想做成书摘式笔记的,但作者的文字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直接摘录会有一些乱,做整理又暂时没时间(你写一篇废话的时间倒是蛮多)。何况笔记这种东西很私人,我做的笔记记录的是我认为有用的东西,在他人看来也许是废话一句。
先写书评吧。
有很多读者失望地表示,作者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好时候,他的成功无法复制。让我想起了我当年做学霸的时候……(下笔扯废话,离题万里的毛病又来了!!
没错,像我这么渣的人当年也是无数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高中时我们班是省重点班,面向全省招生,大家水平相差不远,我们高考那年,省会城市的状元就出在我们班。同学里去清华北大的自然不提,本科毕业后去牛津、普林斯顿等名校深造的也有不少。我就是个渣,但是渣也辉煌过……
话说高三的那一年,我们开始实施月考制度,一向徘徊在班里十至十五名的我,几乎拿下了一整个学期全班第一,在年级里排名也只跟一个复读生争夺高下,总分甩开班里第二名十分以上。
全班同学莫名惊诧了,老师一定要我上台做学习经验介绍。我让他们失望了,我的经验只有一句话:“上课时听讲,复习时看教材。”同学们很不满,指出我藏着掖着,认为我装逼的也许也有,不过那时候没这个词。
但,这是我的真话,我没有任何保留。我不额外做题,家庭作业布置好了做到第9题,我第10题连看都不会去看一眼;不上任何补习班,我上课就够苦的了,还不抓紧休息时间去玩?
我的经验都已经总结成操作性这么强的一句话了,我那些理解力超强、学习能力超棒的同学们照样觉得无法理解,无法做到。
我的故事到此结束,下面回归正题。
小奥的故事水分其实挺多的,当然干货也多,需要自行挤水。他的经验操作性也挺强的,只是有些读者对这种理财书的期望太高。
读者希望理财书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使自己财富增值。可能吗?就像你小时候听了同学介绍的学习经验,马上就能跟他一样全班第一?你真的理解了他介绍的经验吗?
作者很诚恳地写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投资房产,自己当时是如何考虑如何评估的,连评估方法都一览无余。有些读者还纠结在“他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好时机”上。
他的成功如果是个人都能随便复制,那他就不会成功了。指望直接复制他人的成功的人,也不会成功的。
【真·书评在下面】
↓↓↓↓↓↓↓↓↓↓↓↓↓↓↓↓
我个人认为,小奥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
1. 鼓励人多思考。
2. 教给大家分析的方式和角度。
3. 介绍了一些已经被证实有效的理财手段。
这些价值足以给我一些启示。
不足之处在于:
1. 作者说书里介绍的是普通的理财知识,自称没有特殊知识、途径或资源。其实不是的,作者从事经济、金融相关的工作,并从工作中培养出了行业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对于评估投资品的价值其实是很有帮助的。这种能力,就是被大家称为“眼光”的东西,这点被作者避重就轻了,他把这种能力简单地解释为“眼光”或者“幸运”。当然这也是这本书里无法给我们的,需要从别的方面培养。
2. 关于信息。作者对于信息的来源也是避重就轻的,含糊地提到多接触朋友。事实上作者的职业对于作者的信息来源也是很有帮助的,在现在这个年代,信息为王。当然,如何培养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能力,也不是从一两本书中能够学习到的。
3. 作者风险控制意识较好,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风险控制的手段,在所谓的“政策危机”下,虽然基本全身而退,这也并不是由于风险控制得好,而是本身就不算是什么危机。对于各种投资、理财、投机的风险,作者并没有理清楚。
给这本书定适合阅读人群的话就比较尴尬了。对投资理财有需求的人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没讲多少有操作价值的渠道;对需要培养投资理财意识的人而言,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不够系统,基本概念也不够清晰;对于已经有一定理财基础的人,这本书的内容又有点浅。但是我觉得只要抛开“作者成功靠幸运”的观点,大家都能从中获得或多或少的收获吧。
因此给3.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