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我心的心理学观点
2012-04-27
冥想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
冥想可以获得“宁静的机敏”,一种较低的身体唤醒但增强的觉知状态。
有规律的练习可以增强意识,有助于个体获得“启迪”,并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
人类记忆搜索和网络搜索
人类记忆搜索可以有效利用上下文线索来帮助信息的提取。
其次,人类记忆搜索是居于概念而非词语。
例如:别人问我:小凤在美国大学找到篮球明星了吗?——我可以根据我所获得的信息,知道友人问的小凤指凤姐,她之前在哈佛大学征婚,想找林书豪。友人用“小凤”还是“凤姐”不重要,是用“找到”还是“征婚”也不重要,因为我的记忆中有这一事件的“图式”。所以我可以很快地回答他:“没有!”
而把这个问题丢给google,它给出的第一个链接是“经济学人:林书豪台裔基督徒身份令中国当局尴尬”……也就是目前计算机还不能智能到分析用户的整个语言文化背景,只能通过文字和语法来给出搜索结果。
认知心理学
“认知”是目前心理学流派很热门的一个词。行为主义在西方统治了很长时间,导致一个畸形的发展是,认为只有研究外部行为才是正统的心理学,例如那个著名的实验:通过摇铃来控制狗对食物的条件反射。
虽然行为主义的方法科学,容易控制,可形成实验报告供后人检验。但这种死板的研究方法也限制了对人类更广阔的心理领域的探索。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活动不可见也不可测量,于是也不能研究。
而“认知心理学”流派的兴起,正是给逐渐陈腐的行为主义带了一股清风。认知心理学更关注人内部的心理活动,比如情绪、动机、判断、推理、决策、思考、创新。虽然这些思维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创新性的实验过程,这些思维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揭示。
认知与动机情绪
或许这有些“唯心”——世界的样子取决于你的认知,你认为世界是这么样,就是怎么样。这种认知类似一种自己的哲学或宗教,是你怎么看待世界的方式。你的情绪很大程度依赖于你对事情的认知判断。
当你看到一只熊,可以你第一的生理反应是:手心冒汗,随时准备逃跑。但等你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只模型熊,你的认知判断这没有危险,于是你顿时不紧张了。
这就是认知的威力,当你改变看待事物的认知模式后,世界可能因此不同。
创造力与疯狂
请看一段描述;E.C.发现她对某未知领域的问题有特殊的兴趣,这是一个极度兴奋的时刻。在这一点上E.C.与她的同辈们无法交流,她必须独自工作。她感到自己正在突破的边缘,虽然她对此还不甚了解。奇怪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E.C渴望认知和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使她可以保持她的方向。没有这些支持,她可能会深刻地体会到某种形式的崩溃。
创造力与疯狂有关吗,或许。天才普遍患有一种精神症状----躁狂--抑郁症‘,在不正常的阶段会有思维自由飞翔的过程,这会促进创造力的产生。
同时,高创造力的个体愿意走入’未知领域‘。存在一种’准备状态‘,他们愿意在希望有所成就的领域花费数年时间来获得专业知识。存在一种内在动机,他们从所创造的事物中得到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