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故事
2016-01-13
你可能看过《百家讲坛》,听历史学教授们大说特说后宫阴私、前朝倾轧,至于细节,可能也就是“把十四阿哥改成第四阿哥”这种程度了。这么一想,也就不能怪古装电视剧于细节处的经不起推敲了。相比之下,CCTV9这几年倒是出了一些细节考究的纪录片。最新有个《我在故宫修文物》,很想安利给大家。
言归正传。说起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BBC绝对是绕不开去的。有人就评价过,认为BBC的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具有视觉体验很好、主持团队强大、风格轻松等优点,但其成功之道,最终可以归结为历史考据清晰、场景还原度高。(顺便安利NHK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纪录片,制作精良,文献工作扎实,基于文化背景的相通性,观感更好。)
又扯远了,还是讲讲BBC历史人文类纪录片背后的幕后功臣之历史学家吧。本次讲到露西•沃斯利及《如果房子会说话》。前者是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同时也是BBC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后者是BBC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在本书中,作者倾向于将《如果房子会说话》视为一部家居变迁的历史,一部人类行为的演进史、一部物质生活的发展史。而呈现的方式,可以用结语中那位约翰逊博士的话高度概括:“正是通过研究小细节,才能得到大知识。”
但我感兴趣的,是全书中更加隐含的一个主旨:工业化其实是件坏事。也是在本书结语“以史为鉴,可以学到什么”中,这位执笔的约翰逊博士认为我们的家以及家庭生活终究要回归到“本真生活”。何谓“本真生活”呢?用现在流行的表达,就是吃有机的食品、买昂贵的装备去跑步、住到空气好且现代化的乡下别墅里、放下俗世的一切让心灵和身体一起去国外旅行,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是一定阶级的人士才可能任性的过上“本真生活”。但现实情况并不如此,国外也是穷人住在城市中央的贫民窟,富人住到乡下的大别墅。逆城市化、逆工业化,还是要把政治的、阶级的属性放进去通盘考虑,现在说起来估计为时尚早。但这位执笔的约翰逊博士有一句说没有说错,“家居生活永远能给我们带来安慰”。
好了,不讲“本真生活”这个作者夹带的私货问题。回到具体内容的讨论上来。本书以“家”为整体,分卧室、浴室、客厅、厨房四部分,追溯了从中世纪以来,这些空间的变迁。作者学术功底扎实,又有职务之便(在慈善机构历史皇家宫殿工作),文字流畅生动,细节还原信手拈来、不觉造作,临场感十足,与电视纪录片风格和谐统一,并时常会在通篇文字中发现有益有趣的点,让人想以此为引,追本溯源,主动探究和扩充知识。能有这样的阅读感受实属不易,秒杀之前看过的好多段子八卦类集子。
一般认为卧室及浴室两章最为好看,因其涉及隐私最多。维多利亚时代层层叠叠的高床软枕让人联想到豌豆姑娘,在卧室的床上被人围观甚至监视生产防止狸猫换太子的典故中外皆有,18世纪的伦敦男妓院甚至会模仿卧室生产仪式,中世纪父母没有那么爱孩子而孩子没有童年过早成人化,女继承人选择与父亲而非丈夫同葬,内裤与妇女解放,万事皆浮华、唯有密室高,宫廷灌肠,《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性……每个小节里,通过作者的引经据典、脉络梳理,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生活,或者说潮流的循环往复,以及这种循环往复背后作用着的各种社会大变革。
而我对厨房一章更加关注。“在我看来,食物也是政治,而厨房也就成了各种阶层和性别的战场。”(当然,也不排除作者也支持过《舌尖上的英国》的原因。)这番言论,使我联想起导师推荐过的《厨房之舞:身体与空间的日常生活地理学考察》一书。看来作者将“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角用的圆熟无比。
所以,在书中,作者不仅仅罗列八卦,还将空间与阶级、日常生活与政治紧密的联系起来。举《出生》一节,张伯伦将产钳带入分娩室,男性医生开始取代产婆,而随着男性主导了分娩,分娩用椅也开始变高,再后来请产妇平躺在床上,如此男医生就不用弯腰跪倒在女性面前,但产妇却变得不舒服。这里面,毫无疑问技术与性别发挥了作用。至于贵族与平民产妇休息与隔离等问题,“都牵扯着令人厌恶的阶级因素”。到了19世纪,女性怀孕更像一种不可言说的疾病,女性的形象也变得柔弱、无法照顾自己。而现在,女性一怀孕就“立刻受惠于现代化的……”。对此发展,作者借他人之口概括为“冷漠无情”。这种观点,不是孤例,有一篇名为《怀孕的身体:医学和文化的共同建构》的女权文章,值得一读。同理,再举《睡眠的历史》一节,就与不久前《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观点相似。不难看出,就算不纠结在作者的“本真生活”,也逃不开“过着资本主义生活但反资本主义”的调子。这些在电视纪录片里估计看不到,被写成文字才跳脱了出来。由此可见,文字比视频更丰富。
原本还想结合作者即有的丰富史料展开讲讲空间与政治、空间的生产等议题,但本人也是半瓶子晃荡,就不敢乱讲了。就任性且生硬的加一块自己体会的砖头:文明,或者说历史的进程,即是“分化”。从《圣经》里巴别塔的故事,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上帝对他们的放肆感到不快,便变乱人的语言,使他们互不相通,使塔未能建成,人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这大概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由分化达成的文明进程。浓缩在“家”这个空间,各个子空间的功能不断分开并细化,得益于又映衬出现代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