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
2012-05-16
通常关于证劵的书籍都是很枯燥无味的,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引用了很多“会计伎俩”为例子,充分披露出证劵市场的黑暗。当然不管怎么说,一些专业的术语对于刚入门的学者还是很吃力的。但里面总会用一些数据或者幽默的事例来缓解你理解上的痛苦,在百般折腾下我终于坚持把这本书给看完了。
当然要好好吃透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看完这本书我的脑袋还是处于朦胧状态,不是很能理清思路,经过再一次的翻看作者的导读,思路才得以清晰。
“纽约证劵交易所就像一个私人俱乐部一样,按照自己的少数规矩来行事”反映了证劵交易所的懦弱。
“新闻社也不能让人相信,记者承认收几十万美元的贿赂在报纸上鼓吹股票”这就犹如现在的商品广告和旅游推广。
“银行被贪婪的本性所征服,抢着发行有问题的股票。”银行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眼中,是金钱安全的保证场所,万万没想到它也会从我们的口袋里拿钱。
“很多会计伎俩对今天的高级投资家来说听起来非常熟悉:把当前的费用作为一次性费用掩盖起来;售出的资产并把售出所得未造成利润;”这些都是一些公司惯用的会计伎俩。
“在看到有赢得新一批投资者的机会后,基金公司招募了新的销售代表推销它们的基金,这些人的佣金了一达到8.5%。尽管有些基金是多年投资的计划,但所有的佣金都是提前支付,新的股东会由于佣金而失去他们第一年投资的一半。”这就是基金投资要付出的代价——“佣金制”。
“由于麦克尔•米尔肯和企业狙击者的所作所为,以及收入和股票红利之间联系的逐渐削弱,为安然和世通这样的公司提供了舞弊的机会。(其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列有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却仅支付很少的股票红利或者根本不支付。)”总有人能找到漏洞来钻空子。
“研究报告中的缺陷对专业投资者来说可能非常明显,但是对中小投资者来说,特别是对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购买股票的2000多万美国人来说并不明显。”对于专业知识严重缺乏的普通大众来说,研究报告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但把钱投于股市当中,绝大多数是普通大众。谁个个都能像“巴菲特”呢!
“股票期权的泛滥对投资者的伤害程度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期权合约计划使经理们有一种冲动来欺骗他们的股东。因为期权提供的这种毫无损失风险却能获得报酬的机会,使管理者乐于冒险,但这可能是他们的股东倾家破产。”这是多么没良心的行为,但多少投资者又是有良心。
“在卖空者的口中,欺诈、捏造等词汇层出不穷,但他们从未想到安然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居于破产的境地。”安然如此庞大的公司破产了,这说明证劵市场整个体系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
“数字是谎言。我们需要它,我们离不开它,但它只是谎言而已。只有投资者过分关注它,公司便能找到操纵它的方法。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而且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之间常常大相径庭。”“铭记这几句话并找出数字背后的事实应是投资者的明智之举。持适当的怀疑态度是防备欺诈最好的方法。只有在投资者对消息的可信度提出明确要求时公司才会以真实情况相回应。”在所有的利益冲突体当中,最好的牵制是互相制约。没有任何人或事物是能做到自己监督自己的。
我们以往认为数字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但《数字的谎言》打破了我们对它的观念,即使它是客观的,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可以改变它。由此可见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有智慧,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说会计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