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理论入门之作
2016-03-24
在约瑟夫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介绍马克思理论时,熊彼特先生就建议先阅读这本《资本主义发展论》来入门,本书比起厚重繁琐的《资本论》来说也确实通俗易懂。
斯威齐 把劳动价值论作为本书的开端,这也是马克思经济学派与西方经济学派初始的分歧。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揭示现代社会中经济运动的规律和人与人在社会中的经济关系。而使用价值也就是效用并不体现社会关系 因此马克思并未把其作为价值论的基石 此外以人的主观情感作为衡量标准应该也与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相冲突。为了此目标,马克思便用了抽象法的方法 由抽象到具体 先对本质关系进行论述,价值质的实质在于劳动 而把劳动抽象化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后 每件产品就成为社会可用劳动总量的一部分 而价格又是价值的货币的表现。但只要有舍弃就不可避免的与社会实际有所冲突,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就批判劳动价值论必须要有 完全竞争市场 和 劳动均质化两个 过于抽象在现实中不可能的前提。
说明了抽象化后,斯威齐就继续讲解 支撑起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剩余价值学说 因为价值的来源 不从流动产生、不从原料产生 因此只能是来源于劳动。价值构成就是经典公式——C+V+S (原材料+折旧)+(工资+薪金)+(红利+利息)。在扩大再生产中 工资和劳动力价值就产生了矛盾 既然有剩余价值 为何工人不不断提升薪水 来抗议资本家所拿到的剩余价值呢?大卫李嘉图 提出了 自然价格(正好保证生存的最低限额)和市场价格二元体系 而支撑自然价格的理论 自然价格的决定就必须倚靠马尔萨斯臭名昭著的 “人口理论” 。马克思对此极其不赞同,他的解决方法是“产业后备军”理论 由机器的不断使用等因素 不断有失业人口作为后备军 来产生反作用。而更有效率设备的使用 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根据 P=S'(1-Q) 公式 在S‘剥削率不变的情况下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就造成了利润率的下降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也就不断激化。本篇最后部分 论述了价值到价格的转换过程 而马克思在 未完成的《资本论》里所列的转换方程是有缺陷的,斯威齐 便介绍了 博尔特凯维奇方法 也就是扣除理论。涉及到大量的公式转化 在这篇读后感里也不便打出 这部分也是整本作品中阅读难度最高的地方。
下一部分是危机与崩溃理论,因为马克思本人也未有具体的分析展开论述 因此在斯威齐时代的社会主义学者 大多都变为“修正主义”者 不再认同资本主义会在一次大危机中 奔溃 而能通过不断的改良 缓慢过渡到社会主义。杜冈 巴拉诺夫斯基 更是认为马克思奔溃论的两根支柱 各行业生产的比例失调和群众消费不足 可通过干预纠正。罗莎卢森堡等的 消费不足论 认为多生产的货物可以通过 卖给非资本主义消费者来缓和 此外中间阶级的兴起也是重要的抵消力量。
上篇的向非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理论 自然而然的引出了 斯威齐论述的最后一部分 “帝国主义论” 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下 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的出现 可以用较小的资本来控制更大的社会资本在形式上达成统一,并且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在政治层面上就造成 立法权被行政权挤压。而中间阶层的扩大 更易于倾向民族主义 为帝国主义扩张给予伪科学支持,最后发展的极致就是法西斯主义,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国家垄断的道路,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也互相对立。
综上便是本书的大致内容梳理,个人认为斯威齐分析与随后世界发展形式的差异根本问题还是在于静态与动态的矛盾。二战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完全的改变了经济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们对后两者的分析探索 也必要有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