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简介:在论证“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可行性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自问:在这样一个海量的论文数据库唾手可得的今天,从事这样的中文学术翻译工程价值何在?
中国大陆1980年代传播研究的引进,就是从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赛弗林和坦卡德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德弗勒的《传播学通论》、温德尔和麦奎尔的《大众传播模式论》等教材的翻译开始的。当年外文资料匮乏,对外交流机会有限,学界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些教材是中国传播学者想象西方传播学地图的主要素材,其作用不可取代。然而今天的研究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的外文数据库、网络上的英文电子书汗牛充栋,课堂上的英文阅读材料已成为家常便饭,来中国访问和参会的学者水准越来越高,出国访学已经不再是少数学术精英的专利或福利。一句话,学术界依赖翻译了解学术动态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
在这种现实面前,我们的坚持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一是强调学术专著的不可替代性。
目前以国际期刊发表为主的学术评价体制导致专著的重要性降低。一位台湾资深传播学者曾惊呼:在现有的评鉴体制之下,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事专著的写作!台湾引入国际论文发表作为学术考核的主要标准,专著既劳神又不计入学术成果,学者纷纷转向符合学术期刊要求的小题目。如此一来,不仅学术视野越来越狭隘,学术共同体内的交流也受到影响。
中国大陆的国家课题体制催生了另一种怪现象:给钱便可出书。学术专著数量激增,质量却江河日下,造成另一种形式的学术专著贬值。与此同时,以国际期刊发表为标准的学术评估体制亦悄然从理工科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未来中国的学术专著出版有可能将面临双重窘境。
我们依然认为,学术专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一,它鼓励研究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眼光审视问题。它能全面系统地提供一个问题的历史语境和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鼓励整体的、联系的宏观思维。其二,和局限于特定学术小圈子的期刊论文不同,专著更像是在学术广场上的开放讨论,有助于不同领域的“外行”一窥门径,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横向交流。其三,书籍是最重要的知识保存形式,目前还未有其他真正的替代物动摇其地位。即使是电子化的书籍,其知识存在形态和组织结构依然保持了章节的传统样式。也许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或维基百科这样的超链接知识形态在未来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但至少到现在为止,书籍仍是最便捷和权威的知识获取方式。如果一位初学者想对某个题目有深入了解,最佳选择仍是入门级的专著而不是论文。专著对于知识和研究范式的传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大量研究者甚至学习者都可以直接阅读英文原文的前提下,学术专著翻译的第二个重要价值便体现出来,那便是选择与强调的价值。
在文献数量激增的今天,更需要建立一种评价体系加以筛选,使学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掌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在大量文献众声喧哗的状态下,对话愈显珍贵。没有交集的自说自话缺乏激励提高的空间。这些翻译过来的文本就像是一个火堆,把取暖的人聚焦到一起。我们希冀这些精选出来的文本能引来同好的关注,刺激讨论与批评,形成共同的话语空间。
既然是有所选择,就意味着我们要寻求当下研究中国问题所需要关注的研究对象、范式、理论、方法。传播学著作的翻译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旨在营造风气,故而注重教材的翻译。第二个阶段目标在深入理解,故而注重迻译经典理论著作。第三个阶段目标在于寻找能激发创新的灵感,故而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有的放矢地寻找对中国的研究具有启发的典范。
既曰“前沿”,就须不作空言,甚至追求片面的深刻,以求激荡学界的思想。除此以外,本译丛还希望填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现有知识结构上的盲点。比如过去译介传播学的著作比较多,但新闻学的则相对薄弱;大众传播的多,其他传播形态的比较少;宏大理论多,中层研究和个案研究少;美国的多,欧洲的少;经验性的研究多,其他范式的研究少。总之,我们希望本译丛能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就是在前辈新闻传播译介的基础上,拓宽加深。启后,是希望这些成果能够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中国的本土新闻传播研究。
正如胡适所说:“译事正未易言。倘不经意为之,将令奇文瑰宝化为粪壤,岂徒唐突西施而已乎?与其译而失真,不如不译。”学术翻译虽然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体制中算不上研究成果,但稍有疏忽,却可能遗害无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独具慧眼,选择更具有学术热情的中青年学者担任本译丛主力,必将给新闻传播学界带来清新气息。这是一个共同的事业,我们召唤更多的新闻传播学界的青年才俊与中坚力量加入到荐书、译书的队伍中,让有价值的思想由最理想的信差转述。看到自己心仪的作者和理论被更多人了解和讨论,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么?

1人推荐
综合排序 | 按出版日期排序 | 按评分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