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的特写_伍尔夫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伍尔夫传 > 伍尔夫的特写
昏金暗玉 伍尔夫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8-14 16:08:49

伍尔夫的特写

伍尔芙在还没成为伍尔芙之前,是斯蒂芬的小姐。童年也曾和姐妹兄弟一大堆地热闹放肆乐趣无穷,还办过一份家庭报,报上最吸引人的是新闻,记载了很多趣闻。这让我想起《小妇人》里的每一个场景,只是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构。外国的成长环境无论如何离我太远,只能通过臆想去无限接近。虽未亲见,却早已是刻入脑中的。《小妇人》里的四姐妹何止办报纸,中间还出了一个大作家。当然依旧是虚构。而那边的伍尔芙才真是日后声名雀起的一代神人。

一个人的童年之所以是金黄色的,是因为那在她的生命还没有被损毁的时候。没有被命运之神盯住不放,对死亡也殊不认识,更遑论是抑郁、空虚、沉闷、单调的生活细菌。生命是新鲜如初的,完整属于自己的。渐渐长大开始接触苦难与无可奈何,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生命已经遭到贬损了。

英国人写作,感觉总是严肃的。英国作家看待人与事,是有着英国传统标准的。有些教养不得不有,有些规条不得不记,但就在这条框内,却衍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活泼。这活泼多数与讽刺自嘲有关。女主角都应该是懂得自嘲的人,这样才有资格去嘲笑他人。她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一点点的俏皮。啊,你看,说着说着我还是说到伊丽莎白·班纳特这儿了。

伍尔夫当然也有这份尖酸刻薄的本领,当然她更叫人领教得吃力的是她想象力太过丰富的本领。有时候她的想象力盖过了事实本身,而要命的是她会将那些想象力本身当成事实向他人诉说。于是她身边亲密的人都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她脑海中的形象。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多少是杜撰。

天才不大好当,当她成年后,所有成人世界的烦恼与琐碎都压了过来。包括婚姻也成为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个29岁的老姑娘,的确是有点碍人耳目。疯病的折磨让她的传奇频添几分色彩,到如今我也闹不明白那到底是一种怎样折磨人的病状,会让她不堪折磨除非死。

书已经翻到了第二部,第一部的最后一页,29岁的斯蒂芬小姐答应了伦纳德的求婚。生命里关于女孩那一幕要结束了,新的篇章要开启了。而在这终点起点互换之时,她还没有出版第一本小说,尽管她已经改版七次,并且立志要成为一个小说家。

看书时让我最为怀想的是信。她与姐姐、朋友的来信,多少勾起我拿起笔的欲望。阳光、春日、朋友的玩笑、对他人的看法、刻薄的打趣,通通让过往的时光跃然纸上。可是现在把信写给谁呢?那些巨大的篇幅,点滴里凝聚的结晶,写给谁才会珍藏,让它在很久很久以后,再度跃然纸上?

这本传记当然好读,问题是其中牵涉的人物实在太多,而且昆汀·贝尔很多的话语实在是值得回味再三的。跟小说里哲学般的思考不同,昆汀的见解是出自伍尔夫的大脑,伍尔夫会如何看待人与事,她的欢乐和烦恼,还有那么多的书信来往,当然没有直来直往的小说阅读得快。它的阅读快感是出自体会而不是一气呵成。不,它不能一气呵成地读完,除非你想看完之后什么也不没留下。它需要你去细感那59年的光阴,以及流动在其中的骄阳和大雨。

伍尔夫少女时曾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而耿耿于怀,13岁时开始萌芽的疯病更是纠缠了她一辈子。但是砒霜中的蜜糖如此甘甜,她从疯病中展现了她捕捉影子的天赋,钻进人类的内心深处聆听低语。到日后大学真的授予她博士头衔时,她一笑拒绝。说不上不屑,只是她终于明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也并不等于消除了不平等的待遇,智性上也不见得会受到更优秀的启发。

伍尔夫拒绝与不懂的人讨论有关文学的问题——虽然她曾如此去讨论绘画——那除了谈不到点子上之外还是浪费生命。我想我也许一直在这样做,但更多的时候是连找不懂的人谈论都找不到,想浪费一下生命都没处去浪费。一个文学圈子或一个文化现象的形成,多数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结果。祖辈如此,祖辈的朋友如此,流传下来,大家也就在智性上培养了能力和自信。

伍尔夫的信件和日记都活泼有趣,如果看她的小说觉得疲倦——当然她的小说无疑是令人震动并惊讶且可以深深热爱的——可以从信件中发现一个顽皮的伍尔夫。那个她退去了意识流大师的光环,也可以浑忘那瘦削高傲的侧影,只留下绝对的真诚。

昆汀在这本传记中有所避讳吗?他如此诚实地写出了克莱尔·贝尔(他的父亲,伍尔夫的姐夫)与伍尔夫数十年的调情,以及母亲与其他男人有过的情感交流。当年月里出现了变故或转折点,他的笔墨只是那样浓重地关注于她一个人,其他人仿佛微不足道。于是有时候我看不到全景图,他的目光只停住她身上,只能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对,这份专注浓重到昆汀也不存在了,包括世人所说的他是伍尔夫最疼爱的小外甥这个事情也仿佛隐形。他们二人在书里只有过一次直接交流,就是伍尔夫询问昆汀的意见(并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在书里仿佛朱利安——昆汀的哥哥——更令伍尔夫担心些。以及昆汀的妹妹的21岁party也有所提及,但是他们的出生却没有一一打上注脚。

小一辈的年轻人对伍尔夫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可能是一点影响都不曾作用在她身上的。何以昆汀如此拒绝道出姨甥间的感情关系与智性交流。这幅原本就不是全景的图画再次被切割。到最后,也许可以明白,昆汀只想刻画特写。什么全景图,是读者如我贪心的欲念罢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伍尔夫的特写”的回应

飞天PP猪 2010-08-11 16:20:41

暗玉喊起来更亲切

昏金暗玉 2010-08-11 16:19:46

爱昏金!我要更正你错误的称呼。

飞天PP猪 2010-08-11 16:18:57

我爱伍尔芙,我爱时时刻刻,我爱暗玉

anita 2007-08-15 15:46:27

嗯^楼主运用文字介于中式和西式之间,不过墙上都爬满了常春藤……

猫薄荷 2007-08-15 12:14:20

应该是本不错的数

beatrix 2007-08-15 10:56:54

不爱看名人传记,
但觉得你评论写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