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试读】桑拿天的清凉阅读 by 鸿雁_温柔鼓声·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温柔鼓声·壹 > 【雨枫试读】桑拿天的清凉阅读 by 鸿雁
Danys ┇┇ 蓄须专用 温柔鼓声·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8-06 18:08:36

【雨枫试读】桑拿天的清凉阅读 by 鸿雁

前些日子拿到《温柔鼓声(壹)》,感到很是清凉。首先从封面上看,白色封面和封底上均印有素朴的淡绿小花儿,而本书标题则用深绿色凸出,在这闷热的桑拿天中,很是夺人眼球。常说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我想一本书与读者之间的第一感觉也大抵如此,看到漂亮的外观便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长到现在这个年纪,读过并不算少的书,也经历过一些事情,初步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生不如意事八九”,自认为能够打动我的、让我能心生感慨的文字已经不多了,不过这次的《温柔鼓声(壹)》还是有些过人之处,现摘录如下。
《片面的人生》中,急躁暴怒的老父亲,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便是“孝”、“孝顺”,所以许多人认为,“孝”即是“顺”,只要顺着父母、听话、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便是“孝”。其实大错而特错矣。一味发号施令、不擅沟通、不承认自己也会有错,这样的父母怎会让子女从内心深处敬服呢?偏偏社会的整体习俗便如此,中华文明在这方面真真是帮了倒忙。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了一则“反父母小组”的报道,其主要观点是:“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还有“50后与80后,这两代人分别出生、成长、思想定型于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前后两个完全断裂的30年。裂缝之间,激荡着左与右的博弈,退与进的拉锯,集体与个人的冲突,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经济基础与上层社会的位移……他们成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既亲近又最疏远的父与子、母与女。”虽说有些偏激,但确实不无道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最关键还是在于父母是否肯转变心态,具体可参见《关爱,是接受不是改变》一文,女同性恋者的父母被好事的亲戚问道:“你们家女儿越来越像男人,怎么找对象?”可她的父母却只是“吟吟一笑”,说:“女孩子也不一定要嫁,过得好就好。”看至此,我真的是很感动,如果世间父母皆如此,这个世界会增加多少美妙呢?子女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常回家看看”呢?一不留神想起了社会热点之一的“剩男剩女”问题,其实凭心而论,在这个事情上,到底父母和子女谁的责任更大一些呢?
《学历有用,但是无关》中,“真正的学历是一辈子学习成长的能力”让我受益良多。本人的学历并不算非常低,但在北京这个人才济济的所在,实是不值一提。毕业几年来,处处探索,处处碰壁,尤其与留在家乡的老同学们相比,更是时时沮丧,意志消沉。自认为不算蠢笨透顶,却还是生存维艰。看到那些学历很低却生活得很好的人,心里实不是滋味。不过学历确实不能等于能力呵! 近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怀疑上学是否有用,甚至后悔在学校所度过的十几年时光。看来这种疑惑不太正确,学历确实是有用的(先别管什么用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名人要在学历上造假呢?入大学时,并没有人向我们保证毕业之后一定会如何如何呀?如果我们有些许美梦,应该也属于年少轻狂的理想吧,间或有些“自作多情”。好梦做做就行了,就当是给自己的激励,勇敢追寻下去吧!在这个前无古人的时代,必然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继续寻找吧!

=========================
如前所说,整本书的外观清新俊逸,封面封底均为浅绿格调,纸张泛着淡淡的黄色,而正文的文字则是深褐色外带一点点红色,与普通书籍的“白纸黑色”有着显著的不同,甫一拿在手中便很是赏心悦目。此其一。
其二,用一个心理小测验来作为全书的结尾,且测验的内容与本书内容颇为契合,别具一格。
其三,本书的标题很有新意。中国人对于“鼓”的联想,恐怕第一时间跃入脑海的便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为鼓舞士气所用,而且又是“温柔”的“鼓”,所以从题目中大概可以猜出,这应该是一本沁人心脾的、和风细雨的、励志的、修身养性的书。
这可以说是我印象中《温柔鼓声(壹)》最突出的三大好处了,不过辩证法说凡事总有两个对立面,有好必有不好。在满意之余,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这本书也有一些小小别扭的地方。

一是此书的封面封底太硬,加上整本书的规格偏小,翻书时不顺畅。
二是每一篇文章的留白太多(可能与这种“心灵鸡汤”式的散文篇幅较短有关吧),对于我等“书虫”来说,看之觉不过瘾,意犹未尽。
三是整本书的包装介于平装与精装之间,如果作为精神食粮赠予亲朋好友,不够精致;而如果是自己买回家去细读,本书又不够“平民化”,有些“形式大于内容”,定价也稍微高了些。
四是本书的标题,确有新意,不过太小资、迂回了,对于有些文字方面不敏感的读者,估计很难第一时间猜出这本书的内容,“第一眼”有难以吸引人的风险。
大概就这么多吧,一个外行人的“书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