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英若诚自传水流云在的时候,感慨,女人的分水岭,不在容貌不在年龄,甚至连学识也不在,而是在遇事能否担当,该你的担子,是不是能最终拿起来放到自己的肩头上去。是这区别开来这世间的人。
今天看章怡和的杨氏女,小说不长,读起来很快的。然而读完却心头怅然,许久平复不定。杨芬芳的寄遇,让我对分水岭的结论又有所改变,更在于是否清楚自己想什么,要什么。
杨芬芳正是一个糊糊涂涂的人,这好的,那也要的,却不知道,好些好和要,其背后是需要放弃和担当的。又回到上个结论,担当。看来,还是担当啊。
只有发自内心的情和爱,才能调和担当中的痛和苦,给人坚持下去的力量,甚至不以为艰。除此之外,便再无二法,更遑论物质条件等等的身外他物。这个,无极母亲何老太就是最好的说明。
女人,要清楚自己的想法,要什么,有多要,然后选择,放弃,坚持。这期间最容易以及最轻松的路,就是遵循内心,与挚爱的人,共同分担与分享人生之途里的苦与甘。
我想,年过七旬的作者提笔写下杨氏女的故事,想告诉世人的是这个道理。
一些摘抄。
男人可以受苦,但是不能受气。
女孩子不分贫富美丑,心里要有主见,遇事要有主意,就算受欺负,起码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爱情是啥,就是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美妙滋味。
曾经的故事和伤口,成了女人的余韵。
红颜一朝老,流年把人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