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赢,不过是享受过程的中转站_输赢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输赢 > 输赢,不过是享受过程的中转站
呆呆 输赢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1-24 13:01:18

输赢,不过是享受过程的中转站

拖拖拉拉用了2天的时间阅读完这本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我看过的第二本与职场(销售)有关的小说,第一本是杜拉拉。那时,我在做HR方面的工作,看了之后,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我竟然也被杜拉拉感染了。

我一向是排斥职场抑或励志书籍的,它们一向被我“拒之读外”。是骄傲也好,清高也罢,我总觉得那些一套套的所谓理论都是毫不实用的纸上谈兵。

看《输赢》,按照惯性思维,我还是觉得它的实用性不强,小说中提及的所谓销售招式,只能是入门级的。不过能把基础的招式灵活的运用到真实的工作中,这才是硬道理。

开卷有益,见仁见智,所以无所谓褒贬。

书中的很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至少它的故事性让我一直有着想要读下去的兴趣。紧凑性和故事情节性蛮好的。

零零星星记了点我觉得蛮有兴趣的观点抑或故事的讲述方式:

首先,销售六招:情报收集、挖掘客户需求、体现产品价值、维系客户关系、优势价格、跟进客户使用后的体验(即反馈)。

学会如何提问、倾听、演示和谈判。一直在看《金字塔原理》、《如何提问》和《说服》,好象与这四点蛮贴近的。

至于六招中的细节就不一一罗列的。至少在销售的流程概括上,不碍乎这几点了。

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销售外行的人来说,如果转行做销售的话,还是哦有点小借鉴价值的吧!

其次,文中的几则小故事,我倒是蛮喜欢的。从开篇序的天堂的故事、分橙子的故事、到后来那两个小朋友玩石头剪子布的故事,关于做人的原则、客户需求和信任问题都通过小故事简单的表达出来了,这种叙事和沟通的风格,是《说服》的作者魏斯曼极力推荐的。也是我从《金字塔原理》里学到的。

由故事做为开场白,吸引听众或观众的眼球或注意力,绝对是一个蛮不错的经典套路。只是,如何挑选故事,或是编创故事,而且还要有与表达的观点相契合,吸引听众,这就需要内功了,呵呵。

最后,作者关于中国人喜欢内斗的论据我觉得概括得还是蛮到位的。“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专制的文化,而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已经建立了一种平等的文化。专制文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种文化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钳制言论,绝不允许任何威胁到专制体系的言论出现,中国历代都十分注重言论的控制,清代甚至大兴文字狱株连杀戮,人们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亮剑》中的丁伟就是因为支持彭德怀的言论而获罪的。第二就是御用哲学,中国古代皇帝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御用哲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看中了忠君忠父这些东西,任何人有异端的思想都被视为大逆不道,拿这个哲学压过去。其实哲学既然是一种学问就应该让人辩论和探讨,这样才会越辩越明,可是御用哲学已经变成了皇帝专制的工具,任何人都不得挑战。第三个特点就是用人制度,专制文化永远喜欢选拔官员,这样官员就要唯上是从,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掌握生杀大权,不知执政为民,只知趋利避害。这样必然导致贪官污吏丛生,前仆后继杀之不尽,解决办法是用选举制度替代选拔制度,这样才可以杜绝官员贪污腐化和庸碌无为。第四个特点是特殊利益,统治者利用专制文化理所当然地榨取大众利益,因此古代君王都拿荣华富贵笼络可用之人。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能按照义务纳税奉养官员,却无权审核这些税收的用途。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全国公车消费每年高达3000 亿元人民币,不仅远远超过军费开支,并且比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加起来还多。这明显不合理的花费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却是官员们的特殊利益,是专制文化的必然产物。”

把中国的文化根基和体制总结得如何到位,真不赖。当年,老毛自认为做了两件伟大的事情,把老蒋赶到了那几个破岛上,再有就是把小日本赶出了中国。然后,就发动了文 化 大 革 命,这是让后人敢怒不敢言的错误。只是,或许老毛也看出了中国这种文化的弊端才做了这个决定,而事情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施坏了,就不算赢。

关于宝岛的问题,就给了我们后人去收复吧!

何谓输,何谓赢?其实,我们真正享受的是过程,至于输和赢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中场休息站,通过这个休息站,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也可以吸取教训,就这么简单。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