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也是生活_The Laws of Simplicity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用户体验 > The Laws of Simplicity > 设计也是生活
铂程斋@喷嚏网 The Laws of Simplicity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8-18 15:08:27

设计也是生活

(一)

 中国人和老外的软件有些使用的细节是不同的。


 就拿输入来说,连续的输入的时候,我们喜欢用回车键(Enter键)。老外一般习惯用Tab键。老外的使用意义很明确:回车代表确定。Tab键代表跳格,重新定位。

 我们呢:只要用着方便,管他怎么样都行。只要能实现同样的目的,能做出来。


 在web上,好像我们的输入,就回到了跟老外一致的习惯上了: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在web上输入处理Enter键,比在一般的软件上处理,技术上要麻烦一些。所以到了最后,大家都容忍了:鼠标和Tab键都用上了。


 结论是:习惯都是惯出来的。

 有朋友公司帮老外做软件,软件测试了没问题。拿到老外那里,不能用,因为没有测试Tab键。这下好,被上面的头骂开了花。

 还有一位朋友做软件,也遇到退货的问题,客户说:什么狗屎软件,居然不能回车连续输入。

 所谓习惯,就是客户历史地被定型了行为。凡事都要入乡随俗,你认为的习惯,别人可不这么认为。


(二)

 设计中的颜色也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关于美感,还有很多禁忌。

 给国内的证券行业做设计,他们肯定避讳用绿色的。

 为啥?

 你不炒股,总该知道股票往下掉的时候,那字是什么色的吧!(不过,国外的颜色标识,跟我们相反!)


 跟民族地区做系统,你得请懂他们文化的人审查,你觉得这颜色好看哇,对不起,有可能你设计的图案或色彩,冒犯了他们的神灵。我遇到过一次,人家急了,把刀都拔出来了。

 搞设计的,谁告诉你坐办公室,就没有生命危险?呵呵!

 除了行业的禁忌,文化的禁忌外,还有政治的禁忌。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少吗:你能不小心就让台湾划出我们亲爱的祖国了吗?你能不小心就让西藏独立了吗?

 反了你!

 小结一下:没有文化,干啥也不行。做设计也不是仅仅懂得专业,如果你不了解各种禁忌,那么,你会有大麻烦。


(三)

 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你做不到,没有关系,你鞍前马后,积极反馈,人家就可以耐心地等。


 人操作一东西,大约1分钟,什么提示都没有,然后,人就猜:这怎么了?死了,还是活着呢?这得多久才能完呢?


 体贴一点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哪怕就是个循环的图片动画在那里傻傻地放着,也让人可以放心!


 所以说,好的设计是细致的,体贴人的:它及时报告状况,反馈状态,给人安慰,或者受控的感觉。
 
 好的设计,能改变人的心理感觉:能把现实的1分钟,变成30秒。好的细节,能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四)

 好的设计始终体现一个词:合理。

 各种各样的设计者,在他们的成长中,他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处女作和成熟期的作品。

 青涩有自己的优势:感觉好,能力有限。所以,反而聚焦很好。不敢冒然乱动,适可而止。而且,越不是学院派的,感觉和创意就越好。因为了解的东西禁锢的很少,属于自己的东西,反而多一些。只是技巧上欠缺一些。

 学院派的优势是专业,但这也是最大的障碍。有些东西,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不容易超越。知道并不是达到。你知道得越多,属于你自己的就越少。你把自己变成一个口袋似的,看什么装什么。结果,很可能变成不是自己了。


 我觉得,任何行业,从初级进阶的人,首先是做加法:要有知识积累,没有知识不行。

 但知识并不完全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有三种:知识(前辈的)、经历(自个的)和经验(别人的)。

 开始中级进阶的时候,要学会做减法: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用心割舍。

 你不再是跟着别人套路走,而是开始自己收集素材,发现各种元素,学习自由组合。

 这种拼图游戏玩过后,才能发掘出对背景的关注。

 这个时候,你会谈论从整体上,应该如何,各个细节又该如何。你会关注到你要的目标,和设计的关联和协调。

 最后,专业感会消失,你可以从生活中,吸收任何需要的营养。
 
 
 设计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当你以为自己没有高学历的时候,你可能忽略掉自己还在的长处。人成长的过程,是一种从发现自我、认定自我,到忘记自我的过程。

 这种遗忘是信心所在。

 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三十岁的时候,我们要很多东西:工作、婚姻、房子....。我们需要好多的钱。我们的眼里只有自我。

四十岁才明白:健康也很重要,人死了,再多的钱也没有用。然后,我们才能看见自己周围的东西。

后来的人生,才知道了同样的道理:生命也需要合理。该加的时候加,该减的时候减。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总是看见武功不怎么高的人,挖空心思去追求什么武林秘籍,搞得江湖血雨腥风。而真正的高手,早已融入自然,一草一木皆可成为武器。

 这样的解读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东西,都没有唯一的选择。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找到一种和谐生活的智慧。


首发:喷嚏网 www.dapenti.com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设计也是生活”的回应

2009-10-28 14:04:28

习惯都是惯出来的。
----
在合理的基础上,即使违背已成熟的心理模型,时间一长,照样抱怨声越来越小。


Baum 2007-12-11 00:22:32

跟这本书,有关系么?

大智若“鱼” 2007-09-13 19:19:19

好文章。有同感。

铂程斋@喷嚏网 2007-09-03 07:58:39

2007-09-02 22:30:28: 悠儿
  写的不错,楼主是做软件研发的吧?

对,我做软件,已经15年了。写书评,是我玩呢。我的职业是架构设计师。

[已注销] 2007-09-02 23:26:01

赞同的低级阶段是迎合,亲切
高级阶段是融合各种元素,游刃有余
改变认知,让人崇拜的那种
呈现你个性的美!!
达到美的极致!
在本质上认同
潜意识的熟识和赞同~~

悠儿 2007-09-02 22:30:28

写的不错,楼主是做软件研发的吧?

BAKAの卉 2007-09-02 17:42:39

呵呵,前輩啊,拜妳為師父!

云上云上 2007-08-27 22:51:02

温和有力~

nutty 2007-08-22 10:45:14

写的好好啊,要我很有看这书的欲望!:)

Peter/Pierre 2007-08-19 12:26:07

天,啥叫连续输入?

从来没见过任何一个软件对TAB和ENTER可以混用。

身临深渊 2007-08-19 00:30:58

..........追看,,,,,,,,,,细致的思考,,,,,,,LZ您没搞理论研究呢?.....

[已注销] 2007-08-18 17:32:47

赫赫,刚在喷嚏网看完。
这段话很有感触

------

我觉得,任何行业,从初级进阶的人,首先是做加法:要有知识积累,没有知识不行。
  
   但知识并不完全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有三种:知识(前辈的)、经历(自个的)和经验(别人的)。
  
   开始中级进阶的时候,要学会做减法: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用心割舍。
  
   你不再是跟着别人套路走,而是开始自己收集素材,发现各种元素,学习自由组合。
  
   这种拼图游戏玩过后,才能发掘出对背景的关注。
  
   这个时候,你会谈论从整体上,应该如何,各个细节又该如何。你会关注到你要的目标,和设计的关联和协调。
  
   最后,专业感会消失,你可以从生活中,吸收任何需要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