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不圈子_圈子圈套3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圈子圈套3 > 何处不圈子
断月 圈子圈套3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5-27 09:05:20

何处不圈子

久闻大名,但一直都没时间看,我并不知道作者曾经在多少外企呆过,只是传说他曾在H呆过,而H的销售文化一直是我感兴趣的。最近偶然路过书店,遂买下。

买回来以后利用一个周末往返的路途时间和一个通宵读完,很有意思,当然我自己也不能断定吸引我的是什么,也许是因为曾做过TSS的工作,与纯销售有些共通之处,也许只是想知道结局,也许大概只是有些好奇洪钧的恋情。

其实小说是相对离散的,组织并不算严密,但最有意义的莫过于里面的一些故事,离散的看这些故事,可以看到很多作为销售应该注意的东西,尤其是做中国地区的销售。当然据我所知其实在美国也一样,所以之前我认识的一个美国人说他父亲要求他们兄弟三个发誓不会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因为幕后那些肮脏的交易会让你登上事业巅峰也会狠狠地将你推向死路。商场里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暂时的利益伙伴。

我相信作者有很多年销售经验和政治斗争经验,但也许是因为篇幅关系,个人认为他对成功的销售的诠释还不算完整。但他的价值观还是有明显的体现,那就是洪钧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虽然偶尔也会使点小手段,余威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子,当然余威这类的我也见过,贪财迷色,做销售是最有腐败温床的。而范宇宙代表的貌似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民营企业,能用的手段不管多下三滥都会尽数用上。故事没有最后结局,但经过几次波折之后,作者的好恶是司马昭之心。可现实中,哪会有这么明显的好恶之分,一直都想说这个世界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多数时候多数人们只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呕心沥血,甚至明争暗斗。如果你觉得我是一个好人,那是因为你没看到我黑暗的一面,你说我是坏人,其实,我很温顺,我有很阳光的一面。

做生意的总会讲什么“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之类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如何道德,不管教科书上和那些历史政治学家们如何辩解邪不压正,这个世界,其实邪和正,本没什么分别。
如果大家都习惯了给好处,如果你不给那你才是"邪",就像全世界人民除了你都变成神经病的话,那无疑你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神经病。

一直都觉得这个世界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平衡,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会有么?要我说如果你一个人的生产力无法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物质交换就会是一个普遍现象,只要这种我们称为商业的东西存在,那就别妄想这个世界干净。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只去搞这些不能产生剩余价值的应酬社会就能进步,这些上层的销售行为是锦上添花,最基本的还是看你的产品,能否让客户满意,有了油盐酱醋还要看TSS的如何包装定位产品,如何去诠释公司的定位、产品的价值。正如同样一句话词语调换顺序或者语气改变会达到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效果一样,如何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结合客户的需求和心理预期来包装产品,做好Presentation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小说通篇的基调就是国内的厂商根本不值一提,但实际上外企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Focus的是全球市场,再不客气一点无非是主要参考欧美市场,多数外企对中国区的业务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本身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机遇抓住了就是业绩,抓不住一样是竹篮打水。

这书,让我想起我上任老板,一个权力欲望很大,斗争意识极强的TSS总监,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其他的不作评论。一直很奇怪他为什么只是TSS总监而不去争取做Sales总监,看完这本书之后仔细琢磨,我估计他欠缺的是销售背景,即使有销售总监的机会也无法拿到TSS总监那么丰厚的Package。

中间讲道邓汶的时候有一段挺触动我,就是洪钧跟他聊到安逸久了,总觉得这辈子就这么虚度了,我也常想,男人,原本就应该出来搏一下,不是么。当一个状态安逸久了,就该适当调整一下,不然生活将会失去光泽。可目前一个人在外面的生活,从来没让我有喜悦的感觉。
某种意义来说我一直都在逃避,我选择作技术,因为技术里面没有那么多变数,也不会有险恶,尤其从TSS转到售后之后,日子过的安逸了许多,可常常会觉得生命越来越空,就像当初跳槽的时候猎头公司的人鼓动我说,你如果年纪轻轻就去了顶级的公司,衣食无忧,庸与进取,那十年后你还有多少价值。
十年后,我会是怎样的人,那时,我的价值在哪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何处不圈子”的回应

eva 2010-10-28 09:30:21

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吧,经历了苦难总会有收获,收获是一种生活经历,安逸也是一种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