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读出不同的心得_圈子圈套3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圈子圈套3 > 不同年龄段读出不同的心得
robin1123 圈子圈套3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1-11 17:01:10

不同年龄段读出不同的心得

2007年最后几天下的订单,当当网是在1月3日才送达。
一次就买了全套1、2、3,读下来也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的确 是一读就不忍释卷,开始佩服起作者来了。为此,专门放弃了2次去健身房,改健身为阅读了。

这套小说,三大本,算是中长篇了。倒也不是说 就适合IT业,不适合其他行业的销售工作了。
接受商业启蒙是在13岁时,接触药品销售是在读硕二年级,23岁,加入贸易销售公司是在28岁,培训医药代表是在33岁。

从我的感觉来说,这一套小说 适合于多个年龄段的人来阅读:

1、对于18--24岁的人来说,刚毕业没多久,或刚进入职场的,或刚刚去做销售的,可以读这一套书,主要读第1本与第3本,因为这两本讲商战讲得多;第2本作为参考。(还是应该一口气连续读3本,不要断断续续读)

2、对于25--30岁的人来说,做销售已有5--6年,这三本书可以给你带来全新的视野。当然,你也可能会觉得第三本比较平淡,因为可能离你比较远。

3、对于30--40岁的人来说,这一套书应该当作 人生指南来读(因为在企事业单位中、在公务员体系中,如何销售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必修课)。

4、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这套书 可以当作有共鸣、可以把玩的一套小说来读,有些人 浑浑噩噩地过到40岁,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混得如此之不如意,但是,混得好的人 也不过如此,还是在圈子里在混着。
========================
对 我个人来说,我很赞同作者 王强的很多观点——做人嘛,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

另一方面,我读这套书,让我想起 另一套书来了,高阳的《胡雪岩》系列。
不过,读这套《圈子圈套》远比《胡雪岩》轻松好多,读《胡》就觉得一个字“累”——不过,好在读的时候是 18岁左右,虽然累 却明白很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觉得胡雪岩活得好累——其实也未必,有些人精儿 他不需要太多心思就能想明白,反倒是我们作为旁观者 觉得很累,因为我们不是人精儿。

同理,洪钧 给人的感觉是他这个人做得真累—— 但小说就是小说,作者只是选取了几个点来勾勒出这个人物,所以,显得他处心积虑、忧心忡忡似的,仿佛很能忧国忧民。——或者说,擅长 保护自己。

其实,这个人还是个正面形象的,但是,不要以为他就是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开篇就写他出了差错。
正如作者所言,为了让人物丰满一些,所有的主角只是一种状态,并无正面光辉形象,也无负面坏到底的形象—— 人嘛,本来就是复杂的机体,何必整得太过于机械呢?

也是,越是这样,越是人物形象丰满。
应该说,王强的个人经历是他的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其中也掺入了不少他个人的心得(可能也包括他的朋友圈子们的心得体会)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套好书。
而且,绝对显得很真实的好书——很多作者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他们编出来的小说不如这本书真实—— 世间万相,不过都是红尘一梦!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不同年龄段读出不同的心得”的回应

Histone 2012-10-22 14:26:28

结局就是,他们然后谈到给小薛起英文名,最后选来选去选到了Jimmy,就是Jim的昵称,然后小薛来了一句“我就是Jim!"

抱抱妈 淡如 2011-05-31 14:16:21

嗯 最近俺补完结局了 感觉不错 不过也没替什么事儿,影响不大。

lookie 2011-05-31 12:37:15

那结局是什么?!?!?!?我怎么也被催的看到那儿了!!!

抱抱妈 淡如 2010-09-18 22:14:19

呃。。。了解 看来还是得去把实体书翻出来

robin1123 2010-09-18 22:10:29

不是。
不是结局。

抱抱妈 淡如 2010-08-28 02:32:08

LS您就给句话 这到底是不是结局啊?

这年头都在网上下TXT放手机里看呢。。。

robin1123 2010-05-06 01:49:18

电子书只是将书的前半部分放在网上,用来吸引你购买图书的。

2010-05-04 19:50:56

小谭和小薛坐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厅里等候飞往宜昌的航班,他们瞄准的下一个很有宏伟前景的目标是三峡工程。在他们眼里高峡出平湖围起来的不是水库而是金库,从里面随便抄上一把就是个不一定绝后但一定空前的大单子。

小谭望着远处商务舱休息室进进出出的人,主动对小薛挑起话题:“浙江第一资源那个单子真是你一个人跟下来的?”

“我只是个马前卒,跑龙套的,算我运气好,白捡了这么个大项目。”

小谭并不觉得这是什么过谦之辞,先点下头表示认同,接着摇头道:“我看不止是你运气好,Jim的运气也不错。”

小薛当然不会擅自替洪钧谦虚,立刻说:“我不觉得洪总靠的是运气。”

小谭又摇头:“Jim怎么不是靠运气?我当初和他共事过好几年,这回隔了两年多又在一起,我就看不出来他在哪些方面有大的提高。凭什么升上来?还不是凭运气?其实越大的官越好做,古今中外都是这样。”

小薛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用沉默表达一切,他也知道和新老板话不投机不是个好兆头,但实在想不出该说什么。




这就是结局吗???
我没买书 怕电子版的不完整

lovvee 2009-07-15 10:43:56

偶也去看看

听涛 2009-06-29 20:24:45

有机会再看!

十三☮ 2009-06-12 20:15:34

我也觉得 洪钧 好累的。。

水果恰恰 2008-01-28 20:57:33

是这样的,不同的年龄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我做公务员有六年了,也许是单纯,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时候,总有种莫名的不知如何掌握尺度的感觉,很无力。
看了“圈子圈套”,回想以前的种种,觉得很好笑,傻孩子一个。
现在,倒也不见得聪明到哪去,不过,观察别人,有些懂了。。。

周日又要去广州 2008-01-13 12:43:10

确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