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这个名字在一个不易被查觉的时刻红遍大江南北,让人略感措手不及。杜拉拉,一个非学院派作者李可在《杜拉拉升职记》里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从2007年开始,被无数职场新鲜人、资深小白领儿们追捧,她们为她笑为她哭,转述她的故事,学她的模样。凡是故事都有结局,杜拉拉也一样,就像我手中的这本《杜拉拉大结局》,拉拉要跟我们说再见了,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对于文学作品,总要讨论其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及市场价值。李可的《杜拉拉》系列小说无疑是后两个方面的王者。拉拉是一个时代缩影的代表,草根阶级的偶像,至少是那些远离家乡,漂流都市的怀抱理想的青年们的偶像。她的存在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社会价值恐怕是李可在创作时未曾想过的。从市场价值来看,此系列的销售爆棚也是书商和作者始料未及的。在全民阅读率偏低的当下,能有一本书销量如此居高不下,是值得我们为之喝彩的,包括那些选择阅读这本书的读者,何况还衍生出徐静蕾和王珞丹这些影像“杜拉拉”。我一直提倡开卷有益,有很多人对于阅读的热爱是从金庸和琼瑶开始的。谈到文学价值,追到《大结局》,我觉得李可有进步,她在试着接近读者的审美,在不影响小说情节和结构的情况下,也在试着靠近作品的文学性。当然,书中还是少不了网络语言及一些通俗的小典故,作者个人创造的文学语言不多。
谈到《大结局》里的故事,我觉得作者更注重集中描写公司内部矛盾和家庭矛盾,这跟她从事HR工作的局限性有关系。所以,这本书是典型职场小说,而不是商战小说,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李可把握人物和情节冲突的能力不错,倒也写得引人入胜,一口气读下来,一点不显烦躁。在小说中,拉拉仍然是“职业第一”的拼命女郎且聪明绝顶,在职场中情商极高。但是生活中也没逃过儿媳与婆婆天生是敌人的恶运,与王伟的婚姻也岌岌可危。李可在本书中最可贵地道出了职场的真谛,职场有尽头,生活未完结,一切都与理想有关,包括掌握人生的方向。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篇许知远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的文章《风往哪个方向吹》,我们焦虑,我们烦燥,我们不如想想如何稍安勿燥,如何让自己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个能力就是告别职场生涯的保险单。
曲终人散,杜拉拉终于向我们说再见了。可我还是想说,杜拉拉是职场中的传奇,面对每年将近700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几人敢与杜拉拉的职业生涯媲美,她太顺利了,顺利得她的痛苦都被放在文字表面让读者消化理解。其实,职场中很多陷阱、很多失败,杜拉拉都不曾告诉我们,需要我们自己亲身体验。
“杜拉拉”对于我们,只是一个催人奋斗上进的名字。
PS:我曾经很认真地写过两篇有关职场的文章,但是现在我写不出来了。以下供热爱杜拉拉的职场新鲜人参考。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00069/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3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