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杜拉拉升职记》颇有渊源,看完这本书的第一部,我在当当写下了第一篇长评,并立下志愿,告别长时期用玩游戏打发空余时间的状态,每天多读一些文字,多写些心得。后来那篇书评被当当的编辑看中,邀请我加入当当的特约评论员团队,于是便开始了趣味横生的特评生涯。到如今,我的特评好友已经有100多人,每天都会有话题可以聊,关于某本书,关于某种人,关于某件事,不亦乐乎。
言归正传,回到《杜拉拉》系列,几部书的出版跨越了几年,在这期间无论是读者和作者,都有了成长和历练。比如我,看第一部的时候,刚刚进入事业单位没多久,缓慢的办公节奏和诡异的人际关系,令我非常不喜,十分艳羡那些在国际大公司里风急火燎奔波的白领们,《杜拉拉升职记》第一部的出现,正好让我揭开外企白领们生活的神秘面纱,那些严格井然的工作流程、斗志昂扬的年轻血液,完全满足了我对外企的憧憬,而拉拉的斗志也激励着我,跳槽走人的想法不断涌现,压都压不住,可惜最后也没付诸行动。
到了《杜拉拉》第二部《年华似水》出版于2009年,可以说相当失望,人物、情节、乃至基本的逻辑都非常的牵强。杜拉拉从第一部中那个坚强倔强能力卓越的小女子,变成了一个“职场知心姐姐”,好像是个人都能从她那里获得有用的知识,每个人和她聊过后都受益匪浅。但可笑的是,她最后却无法面对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变化,只能以跳槽来化解尴尬。全书用了超级大的篇幅来表述杜拉拉的思想,好像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本商业管理教科书。同样的晦涩,同样的无逻辑性,同样的主观片面。当时我记得给出了两颗星的低分。
第三部《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能看出作者李可在对第二部教科书般极端的写法有所纠正,拉拉回归本我,坚定的按照自己想要从事的C&B方向发展,来到SH公司,延续她当好一个职业HR经理人的理想,努力奋斗。而这也为《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埋下了伏笔。
时间到了2011年,经历了几年的浮沉,我也从一个菜鸟变成老油条,愤世嫉俗改成了调侃不屑,能力是否见长不太知晓,但对生活的感悟却积淀了不少,这些积淀越来越厚重,又把我带向急于透气的状态之中,而杜拉拉的故事也走入最后一部,在这一部中,拉拉同样面对了人生的选择,工作、婚姻、爱情。工作上,拉拉经过不懈的努力,稳定的发挥,离总监的距离越来越近,通过几个紧急事件的圆满处理,也让我们见识到拉拉逐渐的成熟和稳重。童家明自立门户的建议,最初对于如日中天的拉拉几乎不可理喻,但来自同僚的竞争和家庭的压力,让她不得不面对抉择。
婚姻上,在前三部中戏份不大的王伟这次出位明显,和拉拉的感情进入到僵持阶段,虽然因为前男友的问题就闹到母亲重症监护、表妹分手额地步,令我觉得匪夷所思,但不得不说,久违了的感情描写再次出现,李可的功力依旧。比起第一部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年婚姻危机,父母、家庭、孩子,社交圈,种种种种,而拉拉和王伟之间因为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而无法良好沟通,导致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滑向离婚边缘的描写,都很写实。而男女主角的情感描写也细腻入微,值得加分。
故事的最后,拉拉做出了抉择,她的人生也就此掀开了新的篇章,拉拉的职场故事迎来了大结局,而拉拉和我们还将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最近我也在做重大的抉择,也给自己鼓鼓劲加加油,不管抉择是对是错,乐观面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活好每一天,便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