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_像间谍一样思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像间谍一样思考 > 笔记
YoloDonkey 像间谍一样思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25 03:06:06

笔记

1. 在企业中,这种点击的因素同样存在。你也许会勤勤恳恳地阅读每一份商业期刊,认认真真地钻研行业的爆炸性新闻,你甚至还能对你的对手最近向证交会提交的文件倒背如流,但你仍然无法掌控全局。你需要的是那个小小的点击——它只能从内部渠道获得,且只能从合理分配的人力资源中寻求来源。这个点击将帮助你确定,你搜查的到底是一个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施还是一个盐厂。

2. 一名优秀的特工可以轻松自如地发起谈话,甚至还能把一次看似普通的闲谈导向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谈话中的某个时刻,你会惊奇地发现,是你在滔滔不绝地谈话,而特工则是毫不费力地从你那里获取信息。此后,一旦你与这名特工不期而遇,他会一清二楚地记得你提供的每一个细节,而你也不必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本领感到惊讶。

3. 面试官:好的,现在介绍一下自己吧。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胜任这份工作呢? 应聘者:是这样的,我和现在的雇主一起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几位杰出的导师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而现在我已准备就绪,需要一展身手,担负更多的职责。您会发现我喜欢开拓创新地思考问题,我同样希望得到一份合适的职位,做出一番业绩。我非常愿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我已准备好迎接一份全新的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施展才能。 在这个过程中,应试者透露了自身的哪些品质呢?什么也没有(他仅仅如天才一般运用了一些在企业白领间常用的陈词滥调)!老练的面试官通常期待应聘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以进一步证实应聘者笼统的说辞和套话。然而,应聘者已经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应答框架,其中就包括面试官早已透露出来的想要在公司取得成功的核心要素。

4. 面试时,要坚定地把握好界限。在去一家以前的竞争对手公司求职面试时,向面试官透露一些信息,证明你拥有丰富的知识,这看起来似乎很诱人。但一位信誉良好的面试官,了解你本人的兴趣应该远远大于你以前的雇主。

5. 第一,要确保自己的人脉根深叶茂。许多企业高管在职场的晋升之路上,平步青云,一往无前。毕竟,人人都想事业有成。但如果你的人脉网络都是由与你同等级别以上的人员组成,那你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源。你觉得对美国中情局来说,招聘一位来自富裕家庭的高级外交官困难,还是招聘一位在使馆邮件收发室任职十年也未晋升,还在为赡养体弱多病的父母、抚养三个年幼之子努力打拼的邮务员困难?与外交官相比,邮务员有更明显的劣势,但他与外交官一样能够接触到同样敏感的文件资料,所以中情局会将他作为招聘的主要目标。 这也并不是说你要尽可能地把基层雇员视为潜在的间谍分子,和他们保持距离。相反,你应该与公司各个阶层的职员保持联系,树立一个开放互动、广开言路的形象。这样,当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任何知情的职员就会立即告诉你。此外,大多数商业间谍计划都是从基层打探开始的,公司里的基层职员会告诉你许多警告信号:客服代表会告诉你一系列奇怪可疑的询问;夜晚执勤人员会告诉你他看到有可疑人员在垃圾暂放区逗留;人力资源助理会告诉你一些员工从这里辞职去为某个竞争对手工作。如果下属不相信你会乐意接受他们所观察到的这些事,就不会把它们告诉你。这样,你在一开始就会失去宝贵的时机去了解这些潜在的威胁。 第二,尊重数据和直觉。中情局官员将收集到的情报交给情报分析专家,这些精通数据聚合分析的专家利用所得数据来观察事态发展,探测其中的微妙变化,并跟踪这些变化。除非你的组织机构有专门的竞争情报职能部门,否则你就得担任自己的趋势分析师。 大多数公司分析财务数据和行业趋势时总是一丝不苟。然而,他们对同样严重影响着企业生存的其他信息却是不理不睬。通常来说,与职员及客户之间联系最普遍最深入的人力资源部职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都是你了解行业内趋势的最佳助手。

6. 第三,倾听你的诋毁者。对中情局官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最有可能对美国造成危害的组织和国家收集机密情报。比如说,与恐怖分子网络计划及其网络作战能力或敌对国家军事行动准备等情况相关的情报,其价值就远远大于某个友邦国家政治操纵的内部情报。事实上,一些被委派到西欧的美国官员,由于工作过于安逸并不需要履行艰苦的使命任务,而经常被人讽刺为“去参加巡回酒会”。一般来说,情报越是重要,其潜在的危害性越大,情报界给予的关注就越多,中情局官员收集到它们后获得的荣誉也就越多。奇怪的是,在情报界,一个间谍汇报的情报越是负面,他(她)的职业生涯却越光明。

7. 首先,你要找两个竞争对手。他们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对手,也可以是假想中的对手。一个竞争对手得显得合法正统,为人做事遵守法律;另一个则应显得狡猾卑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现在列出你的优点和竞争优势。想一想,是什么让你和你的公司成为别人的竞争对手,继而成为他们的行动目标? 其次,列出你的弱点和劣势。 最后,分别列出每个竞争对手利用你的劣势窃取或者破坏你的竞争优势的不同方法。

8. 美国中情局应用的招聘策略,不仅承认这种双重性,而且在现实中还欣然接受它。毕竟,中情局要从成千上万个应聘者中筛选出一小部分人,这部分人必须符合下面这些条件:(1)能经得住彻底的背景调查,以示清正廉洁;(2)能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试,以示心智健全;(3)能在慧眼识人的前任情报官员主持的一系列面试中过关斩将,以示才貌兼优;(4)能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示身体强健。选拔出这部分正直高尚、聪明理智、身心健康、人见人爱的优质人才后,中情局招聘人员还需要从应聘者中选出愿意为国家进行坑蒙拐骗的另一拨人。换句话说,他们要招的必须是愿意且善于欺骗他人但道德却很高尚的人,这种高尚的道德只是因时因事而不为罢了(我听说过的理想人选被形容为“城府极深的童子军”)。要提这么多相互矛盾的要求,我一点也不羡慕这些招聘人员的工作。

9. 工作效率高的人会很讨厌待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环境里。然而,在小公司里就会经常面临晋升空间狭小的问题,这样一来,升职就变得异常困难。一个仅仅由六人组成的公司,不可能使每一个有潜力晋升到管理层的人都如愿以偿。果真能实现的话,那公司就会头重脚轻,变得没有实效。但如果允许才能卓越的职员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调整工作,那公司就会产生一个多维度、多元化的劳动力大军。职员也会对事物一直保持兴趣,否则,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倦怠的心理。下面要讲的也会涉及这点。

10. 到底是什么促使人们去相信一位中情局官员?我们被聘用为情报官员,不仅因为我们愿意并有能力去编造那些极具信服力的谎言,还因为我们接受过专业化的欺骗技巧培训学习。我们能够很熟练地规避一些事情,伪造并遮掩一些事实,忽悠一些人,分散目标的注意力,还能对你当面撒谎。我们懂得在说服别人时,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时机和细节的作用。我们还有数年的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此外,为了维护我们的真实面孔,我们还会向亲朋好友撒谎。要是我们中有人还记得事实是什么的话,这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11.如果中情局情报案件负责官员说谎的能力大于他们表现诚信的能力,他们的工作将永远不会见效。正因为如此,为了和目标见面,情报官员可能会操控或者撒谎。但一旦摘掉面具,他们就会立即停止撒谎。为了说服潜在的敌对间谍人员冒死泄密,中情局官员们必须向这些潜在的间谍人员表明自己的信息是值得信赖的。间谍的命运都掌握在情报案件负责官员的手里:粗糙的谍报技术或低效的安全保障都会使间谍分子遭遇逮捕或杀害。为了在风险巨大的秘密工作中获得必要信任,中情局官员们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是可靠的。所以,诚信这条不成文的道德准则已成为间谍界钢铁般的信条。美国中情局情报案件的负责官员也有几条永远不能跨越的道德底线。

12. 第二,要明白鲨鱼是吞食同类的一个族群。(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在谷歌中搜索——你会超乎想象地了解更多关于鲨鱼“自相残杀”的内幕。)在某些行业和领域里,人们很看好那些真正的“鲨鱼”。积极为客户辩护的律师和闯劲十足的销售人员通常都被看做是“鲨鱼”。在职场里坚强果断、勇敢无畏没有什么不妥。然而,我认识的大多数可以视为“鲨鱼”的人,在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时,往往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管理人员往往都会为团队物色“鲨鱼”,因为不管你喜欢与否,“鲨鱼们”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但是,在那些强硬派职员向团队发起攻势时,管理人员有时也会觉察“鲨鱼吃人”的倾向。

13. 第六,承认职场生活能够反映个人生活。中情局不允许其情报官员们有太多的个人隐私。官员们必须交代清楚自己的亲密关系,并接受医学和心理学检查,还得定期接受忠诚度审查。和其他通过具体考察某一话题来测试忠诚度的测谎考试不同的是,中情局的测谎考试要求官员们对着测谎仪探讨一些令人难堪的私人话题。即使是那些最清清白白的人也会被问出悲痛伤神的经历。这些种类繁多的强制性告白是中情局官员工作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部分。当某个同事透露了过于个人化的私密信息时,他的同事便常常会对他开着玩笑说:“这是你和测谎官员之间的事啊!”

14. 在“9·11”事件发生的几年前,我参与了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项目。那时,我刚从研究生院毕业,一毕业就到了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的管理研发部任职。工作听起来还很不错,人们都说我踏上了迈向更高级别的管理职位的“快车道”。不幸的是,我并不知道,对刚刚毕业的人们极具诱惑且相当繁荣的互联网高科技领域已经出现了泡沫。尽管数据显示现实中泡沫不会在短期内破裂,但某些特定技术部门已经感觉到了破裂的疼痛。每周第一天上班时,总会看到老板一脸困惑。公司内有了裁员的传闻,不久这个传闻便成了现实。我所在的整个部门被撤销了,接着又有一个部门直接被廉价转让。

15. 因此,在危机期间,企业应该给那些心神不安的职员一些可兑现的小承诺,让他们集中心思干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另谋他就。至于是不是应承诺一周之内不裁员、(假如危机减缓)发不发丰厚的奖金或离职补偿金,雇主都应尽力权衡。总之,雇主要提供一切可兑现的承诺确保企业的利益大于职员的个人利益。

16. 即使是小公司,持续的奖励也会激发员工并提高其对公司的忠诚度。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时,公司里的同事都特别地敬重老板,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员工加班时,老板都会自掏腰包给加班员工买比萨。公司那时正大规模地召回产品,所以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但这一细微的举动,对坚守在前线工作的员工来说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17. 首先,找到共同爱好或相似的背景因素,与目标初步建立和谐关系(如:“你去华盛顿大学吗?我也是!”)。因为真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减少正式交往带来的压力。 接着,弄清楚你的目标客户是什么类型的人,他(她)的弱点又是什么。他是那种容易接近但要你破费请他吃饭才会产生亲密关系的人?或者她是那种对该策略不屑一顾,心里把这饭钱算到公司的开支里的人?当然,要是你有一套随便可以发挥的技巧那是最好不过了,一旦你意识到目标的个性和缺陷,就可以对他(她)有的放矢。这个评估和适应技巧不肮脏也不下流,它只是一种决定是否有机会与目标进行第二次见面的手段。在介绍下一个技巧时,我会告诉你,从第二次见面的效果来看,中情局官员和目标早期建立的持久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

18. 为什么制定这样一个卑微的目标呢?因为让一个难缠的目标同意第二次与你会面意味着,你要遇到好几个重要的目标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你已经为继续接触找到了合适的理由。你建立了足够融洽的关系,目标就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你交谈。你已经创造了一个更有利于你的环境去进行第二次见面,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更坚定地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19. 在企业界,寻求合作不必招致情感上的多次烦扰。但合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业务关系并不断重建和谐的私人关系。千万不要忽视客户或顾客,不要等到他们要进入竞争对手的阵营了,才去挽留他们。你应该养成和他们定期持续约谈的习惯。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老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似乎对我们产生了厌倦。我们的同事也是如此,时间长了心理距离就远了。这样一来,即使是寻求与同事的合作,也得定期修补关系,合作才得以实现。

20. 如果你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供应商或分包商完成,那你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业务的管控。毕竟,公司选择外包的部分原因就是想减少对生产和作业的各个细节所肩负的责任。然而,失去管控并不意味着问题出现时你应该放弃责任。你必须要做的是,迅速果断地解决问题。不管你是要弄清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是要解决因高昂成本而导致的延期交货,或是要确保你的供应商遵守合法的劳动标准,你都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即时洞察分析。

21. (4)树立你的权威。中情局官员都以受人尊敬而著称,他们绝不会胆小怕事。如果一位全副武装的海关官员强势地问你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现金进入这个国家,你却结结巴巴、汗水直冒,那你就不会再在这个行业继续干下去了。能够冷静自信地化解紧张情况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能。

22.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险恶,但事实的确是这样,论及升职、发放奖金、事业进修机会时,你和同事一直会被放在一起做比较。你不必对所收集的同事信息做任何手脚。但鉴于晋升机会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对自己在组织里的个人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估。下面的分析框架能帮你理解你为何在组织里地位下降以及如何改善你的发展机会:

23. (1)从高层着手。为了改善职业仕途,你需要了解组织的领导力。中情局有一个专门负责分析领导力的部门。这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的确这样,领导力分析部门正在招聘!领导力分析师的工作描述就公布在中情局的官方网站上。描述中说,领导力分析师需要对外国领导人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和文化领域在内的关键决策者进行评估。这些评估是为美国行政和立法机构的高级政策制定者们准备的,目的是帮助这些政策制定者理解他们的外国同行,进而更好地与其打交道。

24. 回答下列问题,完成你的领导力分析评估,观察并分析你公司的决策者。 A.在领导内部圈子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B.领导会给哪些人奖励? C.领导会对哪些人进行失败惩罚? D.领导从组织内部提拔的人和从外部聘请的人之间有什么差异?

25. (2)研究竞争对手。深刻了解竞争对手是成功的关键。首先你要使用评估领导的成功标准来确定竞争对手。毕竟,企业都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竞争对手,你不应该以个人角度去了解竞争对手吗?评估竞争对手可以让你改正缺点,而这些缺点正是你和竞争对手相比时,你在领导眼中的缺点。

26. (3)建立一个帝国。我不介意你在邮件室工作——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帝国。我说的帝国是一大批人都极为关心你。很多有竞争力的个人,晋升之路都是平步青云。然而,有一部分人,却做得很糟糕,他们使用“拍马屁,挖墙脚”的管理方式,令许多受其所害的人都特别讨厌他(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