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名校毕业,之前一直在大公司工作,今年却接连换了好几份工作,他说找个能有成长以及氛围不错的公司真的好难。
还有个朋友,毕业后就到国企上班,到现在六年了,一直不甘心在一个地方终老到死,想辞职出来,却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如此纠结反复了两三年。
我自己呢,毕业七年,换过很多工作,虽然在每个公司都被上司夸奖,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每年都会有一段迷茫期。
我们的共同点是,都快三十岁,都有做熟的工作,但也都对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倦。
未来会怎样?结婚生子后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平衡?职业遇到瓶颈很难上升,跳槽就一定会有改善吗?所干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现在才追求梦想会不会迟了点?……
类似的问题成了每次聚会都要讨论的问题。
为了解决困惑,我开始大量阅读寻找思路,以期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自己可以学习的东西,于是遇见了岩濑大浦的《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
岩濑大浦,达沃斯全球未来领袖之一、贝克学者奖得主,目前和一位比他大二十岁的先生一起创业。《99%的员工,没用心做足的55件事》正是写给三十岁左右,职业遇到瓶颈期的人们。
在这本书里,他从沟通、能力、动力、职业规划、私人生活和挑战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写给三十岁人的工作指南——
1、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而获得幸福的前提是:你需要明白,自己得到什么才能感到满足。
大多数人(不管有钱没钱)觉得不幸福的原因是:不分析自己的内在需求,却总是追逐别人眼里的“成功”;不明白怎么享受当下,总觉得换个坑自己这个萝卜就会长得特别好。
2、职场三原则:比起做什么,找对人更重要;找到只有你才能做的事;用工作留下你的印记。
与喜欢的人或者榜样一起工作,那么无论什么样的事业,你都会抱着一颗“与这些人在一起真好”的感觉愉快工作,回忆一下小时候玩各种游戏的你吧,那时候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玩,对吧?!
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给自己定位,让自己成为稀缺的人,如果现在的你没有什么优势,那就去把喜欢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可能需要很久,但现在就开始做吧!当你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你会知道被人需要是什么样的感觉,也会知道专注于一件事情是多么幸福。
用工作留下印记。不管怎样,我们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公司,每一份工作都像是在人生履历上盖了一个邮戳,不管好的坏的经历都是构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努力愉快工作,尽力帮助他人,工作是自我的社会属性和价值的体现。
3、在工作中,尽量借助他人的力量。
这不是说,工作能推就推,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长和短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死扛硬解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如去寻找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去咨询去学习。
当然,在此之前,你要了解公司的人员构成,要知道上司和同事分别擅长做哪些事情,平时也尽量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别人,这样在自己需要要帮助的时候,才不会被拒绝。
4、从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做起,自然而然就有自己的人脉圈子啦。
与其去看那些“怎么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的书,不如扎扎实实学好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与自己喜欢的人多沟通交流。
5、跟什么样的人都能聊天的技巧:找到共同话题;边问边从中听出对方在想的事情;谈与自己相关的话题。
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聊天的时候我接到了婆婆的电话,聊了有四十分钟。挂电话后朋友很吃惊,问我怎么有那么多话跟自己的婆婆聊。其实我遵循的就是上面的技巧:聊聊我老公他儿子,聊聊老家的天气和家里的生意,关心一下家里的人,说说我自己家那边的事情,讨论一下什么时候接他们来云南转转,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其实每次打电话大都是这些话题,但是彼此并不会厌烦,因为互相能感受到对方的真心。
6、根据对方的立场改变表达方式。
我以前讲话经常会以“对方肯定知道这个事情,我直接说后面的部分好了”为前提跟朋友聊天,结果发现他们经常云里雾里的。后来才意识到,大部分的沟通,都需要先来一个“前情提要”,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里。
写邮件时,如果需要对方帮助,就要说明原因;开会前,要先做会议的背景补充;写报告时,也要各部分都完备;与不同知识层次或者行业的人沟通,要用符合对方身份和背景的语言和词汇进行说明。
7、工作中遇见意见分歧时,多多换位思考。先理解对方,再谋求共赢。
8、在自我成长方面,边学技能边进行练习,是学会一样东西最快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榜样,去模仿去学习,遇到挫折时看看榜样是如何对待失败的;感谢在这个年纪还能直言不讳指出我们缺点的人;不要再人云亦云,不管是新闻还是朋友圈热文,都最好追根溯源一番,不做谣传误信之人。
9、发言之前,先在纸上写出来。
其实不只是发言,有任何想法的时候,都应该先写下来。现在大家都手机不离手,记录是很方便的事情,不管是待会要跟人聊天的话题,要向上司汇报的工作,需要同事协助的事情,突然冒出来的奇思妙想……统统应该写下来。
我自己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心里突然产生的灵感没记下来,过后再也想不起来了。
写下来的好处是,写每条信息的时候都像种下了一颗种子,一方面在之后的沟通中不会丢三落四逻辑不清,另一方面写完之后脑海里也会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10、工作中,出现失误或者没能完成绩效目标怎么办?
在这种时候,我们会面临上司的责骂和自己的愧疚自责之心,但如果一味沉浸在担心和自责之中,并无益处。应该做的是:分析为何失误,提出改进方法并去尝试,如果接下来的几个月仍然不能完成任务,就说明应该改变自己的做法或者更换方向了。
11、用“逻辑树”搞清楚产生瓶颈的原因。
以不能写出满意的书评为例,第一步是分析为何不满意,从“量”和“质”上找原因,是因为“写得太少”还是“写得多但是写得很烂”;找出是哪个原因后对其继续细分,比如上一个原因是“写得多但是烂”,那就分析是“没有用心写”还是“用心了但是技巧和掌握的词汇不够”;继续分析,“用心了但是技巧和词汇不够”,那么,技巧要从哪里学?答案是某某某的书评好,可以去分析一下;某个教写作的书籍有这方面的案例,要去学习一下;词汇量不够,那就多阅读,记笔记,每天学习多少个新词汇……
总之,反复分析到最后,可以得出“应该做的事情有这些”。接下来去做就好啦!
12、快乐工作的秘密:享受每一个当下;要有“失意泰然,得意淡然”的心态;从每一份单调的工作中寻找机会并磨练意志;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关键并不是到处去找快乐的工作,而是自己能否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13、不要在焦虑的时候做决定。
当你不在正常状态时,做出的决定往往事后会后悔。
首先,要能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处在正常的状态中。可以通过晚睡前回顾一天的情绪来体察自己何时处于不好的状态。
其次,要正视自己心情没法平静的现实,做到尽可能不影响行动和判断。
另外,情绪不好还要做决定的时候,如果能搁置就暂时搁置;如果不能,也可以通过不直接说话,但是自己先写下来,然后读几遍再发布这个决定的办法,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14、让人更有幸福感的两个方法。
第一,不与他人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人小时候直至现在的噩梦,“别孩”的影响到自己身上,就变成了天天与同事、同学甚至自己的伴侣做对比,这会开启痛苦的人生。
学习倾听自己的心声。对,这可能很难,但是要去做,每天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做哪些事情可以快乐?”
第二,不要陷入惯性模式中,要保持新鲜感。
租房子时间太久,换房子太多,导致我跟先生住进自己的房子时,也有很强的“凑合”心理。当我终于意识到这是自己的可能会住很多很多年可能会在这里养育孩子的房子,就开始思考哪个角落应该再去添置点什么东西,就开始把纸箱和编织袋往外扔——几年十几年内大概不会再搬家了,就开始注意家里的卫生,在门口和卫生间摆小地垫。
保持新鲜感,就是要在已知中发现未知,用“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来体会24小时每分每秒的不同。
15、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人生就是由很多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构成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解自己的人生而做出努力。回顾前半生,自己从何而来,好好思考为什么会有现在的自己”。
抽点时间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吧,追忆自己的过去,看看自己是因何走到了现在,探索自己三观的形成契机,问问自己未来想怎样?
由“想做什么事”转念为“想做什么样的人”。做事是方法是路径,而做人才是目的。
“不存在什么天职,带着烦躁开路前行,每一次努力付出本身就是职业生涯。”
16、没有比家庭和爱人更重要的工作。
不要在失去之前才后悔。
17、保持充足的睡眠。
18、坚持锻炼身体。
19、定期体检。
20、放下手机,带着记事本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