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中文名叫做《商业的本质》,作者是鼎鼎大名的韦尔奇夫妇。 但是我更喜欢它的英文名《Real-life MBA》。 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解答: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如何做才能让公司变得更好?有人说,这个问题离我好远啊。 我是一个小喽喽有必要知道这些吗?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你需要更好的辅佐你的上司,帮助他实现他的绩效。 而如果公司里的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大家实现的就是公司的战略、目标。 所以就算是做为一个小螺丝钉,也最好大致了解下要从哪些方面去配合上司。我觉得书中提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比较适合我们这些“非管理专业”人士。
如果你想摆脱工作中的痛苦,提升公司的协同力就是一条必由之路。 在开始工作之前,工作进行期间以及完成工作之后,都要得到协同力的保障。
协同力究竟要怎样? 究竟要协同什么? 答案就是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 使命决定着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 也就是说,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要去。作为下属,你在执行上司交办的任务时,也需要明确这些内容。 有些时候,可能是上司以为你知道,他就没有细说。 有些时候,可能是上司想让你自己去找方法,但是却没有说为什么。 所以,你在回答上司“好的,没问题,我明白了”的时候,最好先想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上司的期望是什么。而如果你现在已经是管理者了,不管下属是1个还是100个,书中的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深意:
请记住你的下属每周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四十个小时。 这是他们的一种投资。 如果你没有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这些投资的价值,那么你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生命。
作为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独当一面,替自己分担一些任务。 但是偶尔又会犹豫和心软。 看着上面那句话,我忽然觉得,如果你不给下属磨砺和成长的机会,这就是在浪费他们的生命。让你自己有效率的参与到协同中,让与你协同的人更有效率。 这些都会让你的努力事半功倍。
不论是德鲁克还是韦尔奇,各个管理大师都会告诉你团队的重要性。 而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就是“贡献”。 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写道:
打好团体战的关键在于“杠杆率”,影响“杠杆率”的关键在于团队中的人对其他人的影响。
比如,你需求分析做的好,直接影响的是产品的开发速度和发布后的效果。 比如,你产品框架设计的好,直接影响的是产品交付质量和未来的发展。每个岗位和任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上下游环节与其交互。 与其不断的探讨“甩锅”的技巧,还不如好好的思考下如何提升自己所处角色的“杠杆率”提升方法。当然,一个卓越的团队是离不开领导者予以的清晰的目标和优秀的领导力的。 《Real-life MBA》列举了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做到的五个基本事项:
领导的关键在于真实和信任,以及不断地探求真实,不懈地建立信任。
综上,努力是离不开团队的合作的,别把你的上司排除在团队之外。
《Real-life MBA》在最后专门花了一个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我觉得其中的很多做法和建议同样适用于(不限于)以下情况:
正如韦尔奇夫妇所言,事业低谷不外乎四种原因:
而走出低谷的方法看上去也没那么复杂:
简单的说来就是:苦练内功,抓住机遇。之前看到咪蒙公众号有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 (对,我看咪蒙) 其中有一个人留言,意思是觉得领导不靠谱,应该怎么办。 (对,我会很仔细的看所有的留言和回复) 咪蒙说,咨询了一下专业老师的意见,答案是努力提升自己。因为觉得领导不靠谱只有两种原因: 一种原因是你自己不靠谱,另外一种原因是领导真的不靠谱。 而如果是你自己不靠谱,那么你就应该努力的提升自己,让自己靠谱。 如果是领导不靠谱,你可以选择提升自己把领导T出局或者炒了领导另谋高就。 因为你自己得到了提升,所以可以去更好的环境,找更好的领导。仔细一想,还真是。写在最后: 这本书里面其实还包括了很多“危机管理”、“财务报表”相关的应用知识,篇幅有限就不赘述了。 总的说来这本书还是比较轻松的。 我手上还有一本未读的《赢》,今年会再和大家分享讨论。这是小婧今年看的第18本书,评分3.5。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