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成功,不管在哪里,都请为自己而奋斗。“_拒绝平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拒绝平庸 > ”如果你想成功,不管在哪里,都请为自己而奋斗。“
扒了崩 拒绝平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14 14:05:35

”如果你想成功,不管在哪里,都请为自己而奋斗。“

产品不仅要生产得出来,还要卖的出去;卖的越多,使用的人越多,产品的价值就实现得越充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层次不同,沟通的成本会很高。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大把的时间纯粹地帮助别人。所以,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不够优秀的人其实最应该做的,不是急于建立人脉,钻营圈子,那样只会让人暗地里瞧不起。甚至被贴上谄媚的标签。人脉是重要的,但它需要你自己去慢慢建立。有效的人脉圈子的扩展速度,基本等同于你的成长速度。特别是对于草根出身的普通人来说,金钱、地位和光环都离得很远,所以很难短时间内就与别人实现公平交换。但这不要紧,除了这些,还有些资源是可以从零开始积累并实现赶超的,比如才华和学识,人品和智慧。这些的确是可以通过努力日积月累的。所以,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并且人别人看到了,才可能真正获得有价值高效的人脉,甚至还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和机会。一个优秀的人必定会有其他优秀的人主动来进行价值交换。而建立在这样公平而无私的基础上的交情,才会沉淀为友谊和牢固的伙伴关系。而变的优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两点:专注于理想;独善其身并亲近那些独善其身的人。

人不可能啥错误都不犯就明白了所有道理,就算明白也不会印象深刻。

也许成功就是——瞪大眼睛找,怎么都找不到,埋头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中,或许就撞上了。不要看不起小事。其实今天看上去很成功的人,他们之前做的好多事都不是特别刻意做的,大都是无意而得。当边角料的事做得深入后,也许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契机。如今的许多年轻人喜欢判断什么事情最有意义,反而会弄巧成拙。

公司政治在哪儿都存在,重要的还是专注。然而,“专注”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

为了让代理商死心塌地地卖自己的产品,他打破了原有的代理商占小头的合作模式,在收入分成上与代理商三七分,他拿三,代理商拿七:先给五成,一成作为任务奖励,一成作为不串货和没有价格倾销等守规矩的返利。(PS:利益分成也是很需要智慧的)

恐惧就是因为不知己也不知彼。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都很大无畏,可一旦拥有了就会患得患失:遇到困难会退缩,遇到强权会恐惧,遇到诱惑会摇摆。这些都是走向大成的必经之路。

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更需要加倍努力、加倍谨慎。恐惧可能在某些时候让人错过一些重要的机遇,但也正因为恐惧,人知道自己个体力量的微小,会更愿意团队协作。(PS:正如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也不是只有对错之分,如何选择始终是人一生中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真正体现一个人智慧的地方。)

把产品体验做好,做的让用户离不开,舍不得。只要有了用户基数,收入和利润是迟早的事。竞争对手使用怎样的手段都无法消除用户基数的时候,自己就不会有恐惧。

有句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事实上,失败就是失败,她生不出成功这个儿子。惟有学习和反思才能让人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自省,一步一回头地自省,并将自省的结果铭刻于心付诸行动,才是成功之母。(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杜月笙曾对一个朋友说:你原是条鲤鱼,修行500年跃过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原来只是条泥鳅,先修炼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再修炼500年才跃过了龙门。倘若我俩一起失败,你还是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PS:这段话很有趣所以摘录了下来,尽管我并不是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做过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像那个笑话,一个人吃了第N的烧饼后饱了,于是说早知道省点钱就不吃前N-1个烧饼了。倘若,没有之前1000年的修炼,你终得不到500年后成鲤鱼的机会,而即使500年后你未能越过龙门,你也不可能再是一开始那个普普通通的泥鳅了。你做过的事就是做过了,即使最后的结果与你之前所期望的不同,但是并不影响之前的努力过程。)

学无止境,没有什么经历是多余的。

周鸿祎身上的缺点不比一般人少,甚至比许多人还极端,但他比许多人强在能把优点发挥到极致,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善于反思。这种反思已经变成了他的一种行为习惯。就连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他都隔一段时间就回头梳理一遍思路。在企业家里都极为少见。所以,不要害怕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重要的是能否变得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

处于心理弱势的人,会更多地寻求外在条件上的安全感。

周鸿祎总结了三条风投失败率较高的情况:第一,不熟悉,钱放进去好比买彩票;第二,有时明明不太看好一个项目,但碍于朋友情面还是投了;第三,光看项目不看人,或看人看得不准,也是赌徒心理。

做天使投资人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凭热情,更不能冲动。

周鸿祎有一套“脑力体操”,看到别人做的软件,他会想如果我做我会怎么做。尽管他没有真去做,但是相当于沙盘推演了一遍。人的时间都有限,你可以自己亲自去做项目,但你很难做到比别人多10倍的项目。因此带着问题去实践,然后再去看书学习,效果就非常好。

自己做过的项目,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反过来再仔细琢磨。这样的“脑力体操”训练最重要的作用是将重复犯错的概率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尽管此后还会不断犯错,但都是新问题,而不是一味在老问题上纠缠。(自省、反思)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为了获得安全感,总是在寻找确定性。所以,一些人到了大外企以后,即使一些事情做得不顺心,也不会轻易离开这个大平台,因为这个平台可以给于很好的薪酬和声誉。

周鸿祎看到两类人创业不容易成功。一类是技术人员,因为技术人员特别自负。二是文人,同样自负,听不进忠告和建议。事实上,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特别自负的人,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切忌“自负”)

头脑中的想法和实际去做,两者之间其实相去甚远,因为单纯的想法一点意义都没有。想过什么、说过什么、计划过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带不来一点改变,倒是可能改变别人的人生。(PS:对于实践的推崇我表示赞同,对于思考的全盘否定我不认同。)

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很多时候恰恰与当事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有关,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是生存问题,有的是精神问题。

颠覆式创新都是马后炮,放了才知道。(比如,360浏览器早期在公司内部并无战略地位,周鸿祎也承认某种意义上完全是无心插柳。)

周鸿祎觉得”免费“是互联网的基因和血液,如果某项服务是大家都需要的,就一定要免费,比如搜索、即时通信等;但增值服务不是每个人都要用,就可以收费。

免费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总把它与赢利模式画上等号。商业模式是一项复合的概念,包括公司做什么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市场营销手法,赢利模式是指其中的一个环节。(以免费服务获得大量用户群体后,再接触到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此意义在于市场成本的节省以及巨大的品牌价值,例如腾讯推出新产品只要在自己用户中做个介绍,一夜之间就有很多人去用。)

乔布斯重返苹果后,苹果放弃了之前什么都靠自己做的路线,采用拿来主义策略。比如iphone上不少模块就是现成拿来的,包括多点触摸屏技术。苹果既没有试图占领技术制高点,也没有非要建一套通信标准,它只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苹果也没有宣传哪些技术是自己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但是用户只要一用就上瘾,就觉得好。所以,技术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创,只要有能力给用户带来比别人好的、一流的体验,那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做出核心技术相比,同样重要。

很多技术出身的人过于迷信技术,变成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本来是手段,结果成了目的。为了技术而技术,结果就忽略了消费者。

勇气不是个性,勇气不是脑袋发热,勇气是由实力构成的。

创业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心态。创业有很多种形式,不是只有自己办公司、自己当老板才叫作创业。当你的人生还处于起步阶段,你还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时,就需要给人当学徒,需要学习和积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创业。但创业精神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其核心就是:为自己奋斗。

当决定策划做一款产品的时候,第一步想到的不是配色,不是外形,而是用户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需求。如果是弱需求,产品将来推广起来非常难;只有强需求,用户拦不住的需求,才会成功。

取得现在的成绩,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我曾经是最大的失败者,我再用户体验上犯了非常巨大的错误,甚至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大家看到我有投资和参与做的成功产品,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背后还有很多不成功的功能,不成功的产品,没有被大家所关注和记得。

做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四点心得:
1、要用心
2、将心比心,学会从用户角度看问题
3、处处留心,寻找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
4、脸皮厚,不怕骂,没心没肺

有的人成功之后,总喜欢把自己成功的原因描述成”灵机一动“。但事实上,很多最后成功的想法都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形成的。

如果只是想赚钱,遇到困难时就难免放弃,因为还有很多其他赚钱的方式。而且幸运的话,这个目标很容易达成,那又该做什么呢?所以我觉得要有一点儿理想主义才能支持我们坚韧不拔地把一件事干下去。

真正的牛人,自己的内心是很强大的。他们经得起折腾,不怕磨砺,不会因为一个挑战、一句批评而跳起来。缺乏自信的人才会这样,越缺乏跳得越高。真正有自信的人遇到反对和批评,可以选择无视,可以跟别人争论,但当发现别人有更好的想法时,他会怀着窃喜吸收过来为己所用。

长达30年的现代领导学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命题上——领导者很重要,追随者无所谓。不计其数的培训课程、研讨会、书籍和文章都在探讨如何培养卓越领导力。大家研究魅力型领导,研究行将卸任的领导,甚至研究那些奸诈的领导,然而,很少有人去研究追随力(followership)。

”在一个由知识型员工而不是体力劳动者主导的时代,专业知识比职位更能说明谁是真正的领导者。“——彼得·德鲁克

我认为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帮助别人成功,最赚钱的事就是帮助别人赚钱。

在我自己的价值观里,360的三分之一是兴趣,三分之一是工作,三分之一是收益。

周鸿祎一直提倡的文化是不唯上,不唯亲,唯用户。

而公司规模一旦到了某种程度,文化往往被成文成册,甚至雕刻在大厅墙上,但它却很可能从此变成一种桎梏,或者变成一纸作为装饰的空文。”所以,我希望大家永远都不要忘记创业的初衷。真正的文化是无形的,深埋于内心的,它体现在企业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件事情中、每一件产品里。它就是企业内在的潜规则,它的核心是人。“

周鸿祎总结自己失败的项目最核心的原因都是没有看准人,而做得不错的项目也有共同的特点:全是他熟悉的行业,这印证了巴菲特的话,不熟不做。

很多公司上市后变成了资本市场的奴隶。过度地取悦资本市场,就会变得特别短视,畏首畏尾。不敢放弃,就意味着你不敢对未来做投资。没有大的格局,可能最后也会丢掉未来。

往往大家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拿已有的商业模式来套新的应用。

”当年我要离开雅虎,因为在里面不能创新,很多好想法实现不了,这种氛围让我窒息,让我忍无可忍。雅虎说,要提前辞职,会扣我3000万美元。即使放到现在,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很多人替我惋惜,说我应该再混个一年半载的。我不想混,也最痛恨混。对我来说,自由是最重要的,干自己想干的事儿是最重要的。于是,我再一次创业。于是,有了360.”

“360推出免费杀毒时,先向自己挥刀,首先砍掉自己将近两亿的杀毒软件的销售收入。这也给了周鸿祎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在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商业利益必须要让位于用户利益。“

”如果你想成功,不管在哪里,都请为自己而奋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