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虽有些过时,但作者的思考流是好的_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 方法虽有些过时,但作者的思考流是好的
路人夏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10 19:07:27

方法虽有些过时,但作者的思考流是好的

方法虽有些过时,但作者的思考流是好的,管理类笔记软件的记录方法同样可以使用作者这种的思考流。
二八原则:选取与自己最相关和全书精华部分
笔记本分三类: 有众多优秀方便的笔记软件,可以不用作者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这种思考流
    记事笔记本:使用便签薄,收集和存储灵感
    航母笔记本:集合信息包括(whatwhy,value,whenhow,sweet)
    日程笔记本:细化到日(有期限)的事和完成的量

方案笔记三个阶段:设想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

会议笔记:3w——》when,who,what,
                        按座位图记录发言内容,不同人不同的笔记录(用多色圆珠笔)
                        会议记录模版


行动计划的思考流:
whatwhy:目的明确化
value:想象做到后的场景,增加动力和意愿
whenhow:设定期限和计划(可预测的范围内,期限一年以内)
sweet

工作和学习笔记本合二为一:一个从前开始写,一个从后开始写
---》拆为己用:从后写每日工作任务和心得,从前写视觉化读书笔记或者思考流,工作零碎时间整好可以回顾思考。

action书评:是指阅毕一书,写出我该如何运用这个答案

多行动少整理:(优秀经典的书、专业书、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书除外)
把学到的东西、要改善的地方、想要付诸的行动都落实到简单的关键词上,最终留在记忆中的其实只有关键词而已。思维导图正有这样的功效,也发现了自己关键词提取上还很欠缺,所以导图做出来不够精简。
劳心劳力整理后反过来阅读也是一项大工程。注意事后看不懂自己所写的关键词,同样没有意义。
把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忘记的就干脆放弃,只将绝对不能忘记的东西设定为关键词保留下来即可。
如果我们总是读完书后之后,就马上把内容或要点整理到笔记本上,那么学到的东西往往无法付诸实践就终止了,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将所学落实到关键词上,并制定行动计划+不放过机会练习、分享教授给别人。

现状问题:读完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内容OR导图,还错觉认为掌握了,典型的作者说的本末倒置,最后发现自己知行的差距太大,仅仅是停留在意识上的知道,行动时还是无知,依然使用旧方法得旧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意识上的知道也越来越少,才发现自己以前读书花了时间效果却是做了无用功。

如何破:
读书时间少量多次,读后马上语记或者导图(减少书评时间、增加知识点印象和思考)。
拟定行动,以行动上的知道,是否内化为本能做为评价。
针对目前自己的情况,导图和书评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主题阅读读书量的增加和知识构建的丰富,做导图和整理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

读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活用到生活和工作提高能效,至于内容再无必要向学生时代写读后感,劳心劳力去整理(搜索便可知),学生时代是应付考试,工作者阅毕应马上从书中筛选出要做的事拟定行动计划,不行动的读书等于白读。

读书后的tio do list:记关键词,越简单越好,记录的太复杂,最后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有时让人产生每件事都该做的错觉,结果却一件事也没有做成。

现状问题:to do list 记录了一堆作者的好建议,践行少。

如何破:心动的建议都记下来或者标记好页码,阅毕,筛选出当前要践行的点开始拟定行动,小于3条,贪多嚼不烂,步骤多的先做能做的、符合自己水平的前2-3步,做好后在接着做后面的,步骤复杂的细分再细分到能执行的点上,作者3步你分解成4-5步执行。贪多嚼不烂、贪多嚼不烂、贪多嚼不烂重要的事说三次。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