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翼·笔记】资历无法从搜索引擎上获取,只能靠你的笔记本上来积累_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 【蜡翼·笔记】资历无法从搜索引擎上获取,只能靠你的笔记本上来积累
伊卡洛斯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14 17:12:40

【蜡翼·笔记】资历无法从搜索引擎上获取,只能靠你的笔记本上来积累

0p 金三角工作笔记法: ①记事笔记本(inbox):存储灵感+任务管理; ②航母笔记本(achieve):集合信息+充实归档; ③日程笔记本(calendar):时间管理+进度安排。 3p “一本化”固然好,却终究只是愿望。如果把所有信息都集中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随身携带,是相当困难的。 8p 善于总结和积累的人,可以将经验转化为丰富的资历,而这种资历与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联。那些不会从经验中积累知识的人,要么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要么做了一堆工作却没有丝毫进步,一直在原地踏步。即使有一定的提高,速度也相对较慢。 9p 将写有灵感、思绪的记事笔记本上的有用信息粘贴到航母笔记本上,在航母笔记本上进一步提升、扩充。通过航母笔记本,零散的信息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航母笔记本不单单有记事功能,还是电子文档诞生前的记录工具。这是记事笔记本和航母笔记本的最大差别。 10p 没有记笔记的习惯,遗忘将使你积累的经验付诸东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以后你就可以在笔记本上检索到你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这和利用搜索引擎是不一样的—谷歌里的东西都是别人的。 12p 工作笔记是为“遗忘”而准备的,先记录下来以备未来不时之需,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是为了“记忆”或“背诵”。这是因为,工作不是仅围绕一件事情展开。工作要求我们每天处理很多事情,如果想把所有工作都出色地完成,必须集中精力先处理眼前的事务。因此,一个好方法就是把你后面要做的工作先写下来,然后把它暂时忘掉,这样你才能集中精力处理眼前的事务。 13p 提高工作效率的因素,实际上很多就隐藏在记笔记的方法上。而要想更快、更轻松地出成果,就必须不断摸索新的使用方法和探索新的记录工具。因此,记笔记不能只靠笔记本,还需要其他工具的组合使用。 13p 在你看着航母笔记本的资料进行电脑作业时,只要打开日程笔记本,既能轻松确认日程,又可以了解整体工作记录,还可以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记录日程安排。 15p 根据记录阶段将各种信息记录的这三个笔记本中。这样,即便面对再多的突发状况,也能分清轻重缓急并专心于眼前的工作。 15p 记事笔记本务必随身携带,即便是休息、假日、雨天甚至洗澡(防水笔记本),也一定要把记事笔记本随身携带,养成随时做记录的好习惯。 15p 笔记本不仅是记录本,它还可以随时提供过往的工作经验以供参考,因为笔记和能让你随时随地翻阅过去的记录。只要将工作内容与进度记录下来,工作经验就可以长期保存了。 15p 只靠大脑记忆。会增加大脑负担。要记事情,先记载笔记本上,然后再用电脑整理,这样比仅靠大脑记忆更有效率。 21p 不要偏爱某一种工具,懂得物尽其用就行,以节省时间为原则才是首要的。保管资料不是目的,通过利用保管的资料让工作更高效才是最重要的。 22p 使用高档文具(如质感好的封套),使用确实舒服,激发干劲儿,也能彰显形象,还能让人觉得灵感无限。最终,能更容易地随身携带,经常翻阅。 27p 只用一个笔记本,一页记录一个主题,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分类,如此一来,零散的信息也能串联在一起,从而让你有新的发现。所谓的好点子,很多都是从完全没有关联的信息中产生的。 31p 保存像电影票或明信片这些容易唤起记忆的纸质媒介,可以说是一种经历的储藏,最好原物保存—粘贴在笔记本上,这样日后翻阅就能想起当时的观看情形。 35p 便利贴的使用方法: ①日期便利贴:提示截止日期; ②书签便利贴; ③检索便利贴:提供索引功能; ④记事便利贴:留住灵感。 44p 补充内容一定要与之前记录的内容放在同一页。若某项目内容采取跨页的方式记录,补充的资料一定要在两页之间或其中一页上,总之,一定要加在附近。如果隔好几页之后再添加资料,即使是同一个策划案的资料,恐怕也会变成永远不会翻阅到的无用资料。 48p 记笔记和电脑作业不同。电脑会坏,而笔记本就算有破损,也不影响书写。用电脑打字时,总会下意识地避免输入模糊的信息,而手写笔记时,即使是尚未成型的模糊概念,也会记录下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49p 创意当然越多越好,不过,这些创意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实际上,创意的产生,并不是靠痛苦的思考得来的,关键在于整合所有信息,取其精华,产生创意。因此,必须对所有的思考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果能在归纳整理资料的同时,让创意一气呵成,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50p 如果不写下来,而将这个想法存在大脑中,大脑就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占据,阻碍你的创意迸发。所以,马上写下来就对了。正是为了遗忘,才要写下来。 56p 在会议上要尽量去想,让自己成为跑得最快的那匹马。把无聊的会议变成展现自己能力的良机。假装自己就是决策者,对需要决定的事情进行设想,将自己在会上的设想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是你的自由,别人管不着。然后与会议结果对照,看那些事情与自己的设想相符—培养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 57p 做会议记录的关键,是要列出席次,并记录下出席者的姓名及其发言内容。因此,要画出会议室的座位安排图,然后在座位上写出参加者的名字。这张座位图日后将会成为勾起你回忆的最有效的“引子”。 64p 尽量将自己常犯的错误都记录下来:越是小失误,越是不会留意,也就一直无法改正。 72p 笔记本要追求轻薄化的“简洁主义”,万能手册再全面,大部分人也都是用不到的。特别是日程笔记本,有月历和周历即可,地区路线图什么的都是累赘。 74p 选择日程笔记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方便携带至预定地点,可以轻松地记录或删改,而对于日程的改变和整合的效率,任何电子产品都没有纸质日程表来得快。实际上,真正运用电子产品管理时间的人群呈现两极化:要么是相当忙碌的职场精英,要么是没有什么工作的人。况且,用电子产品记录行程安排时,总是会让对方等待,这样很不礼貌。 75p 同样,日程笔记本也是为了遗忘而实使用的。我们使用日程笔记本来“忘记预约”,并把它随时放在手边。忘记那些笔记本上记载的内容,从而让自己把精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专注地工作。 83p 电话之后即刻发送电子邮件有着积极意义。这与摊开自己日程笔记本供对方参考以确定日程类似。这样的交流方式,双方都能看到,有利于达成共识。 83p 通过邮件婉拒对方比在电话中直接拒绝对方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谅解,避免尴尬。特别是初次见面的人,交换彼此的邮箱是必要的。 87p 实际生活中,我们在工作之余肯定也会有自己的人私生活。私生活和工作的和谐统一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所以,在公司以外的地方也能随时检视自己的日程安排,不失为一种对工作的补充。 91p 为了解决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问题,在做日程安排时“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变化因素”。因此,做日程安排时不可太过紧凑,而要留有“缓冲时间”—事先安排一段可以做任何事情的空白时间段。 92p 我们的工作就是给目标对象提供价值,工作时间就是用来完成这个任务的,而这种任务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要想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圆满完成工作,就必须事先设置缓冲时间。 92p 正因为对方对你有期待,所以才会突然找上门来。妥善处理这些事情,才能提高你的价值。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在一开始就预留出处理这些情况的时间。 99p 自我投资,最关键的是明确回报。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资历,花出去的时间和金钱才能让自己学有所成—掌握知识、积累经验、扩充人脉,从而带来自身价值的提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如果是非常喜欢,就另当别论了。 101p 不要梦想可以在偶然的机会下得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果。首先,应该想象在现实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的回报,明确地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开始进行自我投资,这是最重要的。 103p 职场人士的学习和学生时代的学习不同,没法拿出充分的时间,因为总有工作要做,所以必须灵活运用有限的时间来高效学习。秘诀就是把工作笔记本和学习笔记本“合二为一”—工作笔记从前往后写,学习笔记从后往前写。其目的,是把工作中的零散时间当成学习时间来用。这样,等待的时间不再无聊,对方迟到更不会焦躁,在零碎时间去背诵,效果也更好。 103p 资格证书,对上班族而言不是个人兴趣,所以要把取得证书的过程视同于一个工作项目,做成策划案的形式。在笔记本上要对明确的目的(为什么考)、资格的运用(想象取得后用来干什么)、日期的设定(制定计划)这三个项目清楚记录。 106p 对职场人士而言,读书笔记等同于行动计划,阅读不是为了记住书上的内容,而是要活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让你积累经验的书,这样没读完一本,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做一件事,把浓缩他人经验的书本内容转变成自己的经验。 113p 我们参加研讨会或培训的目的不是记录或整理要点,而是要从中领悟到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东西。所以,在参加之前,在笔记本上用关键词记录让你头疼关心的东西,这样当你在参加时,很有可能会想到解决难题的方法或者新点子。原因就在于,大脑对你决定要从研讨会上“带回去”的内容特别敏感。当演讲者讲到与你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主题相关的内容时,人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起来,大脑也会下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虽然做法很简单,但有这个意识很重要。如果没有,信息就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溜走了。 116p 研讨会不是一个人的学习场所,而是对同一事物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的活动。所以怎样与这些志趣相投的人解释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兴趣。 123p 重新审视、回顾过去的笔记,是自己彻底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或总结成功经验的必要环节。此外,参考过去做过的策划案的运作模式,远比从零开始的效率要高得多。 124p 纸质笔记本相对于电子产品的优势:即信息处理速度和便携性。 158p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工作方法上多下功夫,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所长进。工作窍门和经验只能从自己身上产生,资历是无法从搜索引擎上获取到的,只能靠你记录在笔记本上的信息来积累。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蜡翼·笔记】资历无法从搜索引擎上获取,只能靠你的笔记本上来积累”的回应

Todd 2015-12-14 18:02:31

是你一个字一个字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