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视觉化思维解决问题_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的12大难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的12大难题 > 用视觉化思维解决问题
药山 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的12大难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1-05 19:01:36

用视觉化思维解决问题

提起视觉化思维,大多数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ppt,了解再多一点的朋友,可能会想起mindmap思维导图。而实际上,视觉化思维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餐巾纸的背面》、《打开餐巾纸》系列畅销书,一图胜千言为主要做法,图解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商业和职业逻辑为目的。虽然这个概念最早出自美国人的书,但日本作为漫画大国,更是把图解发挥的淋漓尽致。什么《图解的技巧》、《整理术——一张纸归纳所有工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手头这本《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12大难题》,同样也是个中翘楚。
  虽说书中号称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12类大难题,但其实核心的,只是2种图解方法:“掌握状况图解法”和“检讨对策图解法”。

使用“掌握状况图解法”的场景

1.整理思路
2.找出问题关键点
3.理清当前状况
使用“检讨对策图解法”的场景

1.思考对策
2.在分析问题要点的基础上找出解决办法
3.归纳自己的想法
  除此以外,如果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则可以两种方法合并使用。而不管是“掌握状况图解法”也好,“检讨对策图解法”也罢,不过是五种图表的交替使用:

  1.树形图(阶层构造图)

  这种图最适合用来确认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叠状态的图解法。

  2.圆饼图(集合关系图)

  可以表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适合用来归纳琐碎的要素。

  3.行列图(分类图)

  能找出缺漏的要素,或发现要素之间的新关系。

  4.点图(位置关系图)

  能够更加客观的显示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突显优先级。

  5.流程图(连锁关系图)

  这种图容易找出真正原因或对立关系当中存在的要素。

  下面就说说书中两种图解法的步骤:

  掌握状况图解法的4个步骤

  1.寻找相似案例
像联想游戏一样,想出和自己面临的状况、问题相类似的情况并写出来。
  2.找出明显差异
仔细比较列举出的“相似案例”和自己置身的状况,找出彼此之间的不同之处。
  3.找出最适用的图表类型
配合步骤2找到“差异”特性,从5种图表中挑选最合适的画出来,并注意对遗漏要素和模糊的地方进行修正补充。
  4.用图表引出解决提示
深入理解状况和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解释,并从而思考出 解决问题的线索。

  检讨对策图解法的4个步骤

  1.分解要素
先把问题分解成容易处理的小问题或要求后写下来,注意确认是否合乎逻辑,但无需过于严谨审慎。
  2.找出相关性
比较第一步骤列出的各个要素,找到共同点。思考方便制定对策的归纳方式后进行分组。
  3.画图
选出适合的图表类型后,确认逻辑合理性并画下来,仔细审查要素和分组项目,进行追加、删减和修正。
  4.检讨对策
仔细观察画好的图表,检讨并深入理解有助于思考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结合两种图解法解决问题的重点

  面对复杂的任务或麻烦的问题,有时候必须结合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里必须掌握两个新的概念:扩散性思考和聚敛性思考
  所谓扩散性思考,就是自由发散思维,重量不重质,进行过程中尽量避免否定、拒绝和批判。这种思考方式在图解的粗略制图过程中非常需要。
  而聚敛性思考,则强调逻辑严密,精确检查,重视适当而正确的图表及其呈现,重质大于量,借此提高准确度。
  灵活掌握两种思考方法,对于复杂任务或问题灵活多变的应对则非常重要。
  面对复杂问题,必须有意识的将客观掌握面临的状况,问题的步骤与检讨解决问题对策的步骤进行分割。首先集中精力掌握状况,理清状况后,再将注意力转移到检讨对策上。

  这本书很小,小32开本才不到160页,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已经讲解的足够清晰,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提供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流程。你可以不去认真研究各个图表适用于什么地方,甚至不用去钻研什么是图解法,遇到问题的时候,像本书作者建议的那样,思考一下当前什么状况,分析一下何为最佳对策,就弥足珍贵。这也许就是很好的流程管理的思路。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用视觉化思维解决问题”的回应

阿John 2016-04-30 23:09:03

流程管理的思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