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自己,开始新的人生!(作者:王文鹏)_开除自己的总经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职场 > 开除自己的总经理 > 开除自己,开始新的人生!(作者:王文鹏)
阿文 开除自己的总经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02 10:09:59

开除自己,开始新的人生!(作者:王文鹏)

来源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cce760100j5gq.html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许巍《曾经的你》

 

    我们从小就很向往金庸小说里的大侠式的生活-----仗剑走天涯,满世界行侠仗义,有爱可偎,有财可拥。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随性不在,自由不行。我们处于了一个“被”的时代,一切似乎都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了。我们的梦想挂在了树梢,事业步履艰辛,生存开始日益困窘。我们的人生在不知不觉变得失衡了,有的甚至开始濒临崩盘。我们的人生还能不能翻盘?无论如何,再也不能那样被动地活了,好了,开始我们新的人生吧。

 

    我知道,没有谁能那么轻易地就成功;我也知道,我们的人生可以更美好。美好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可以痛快地谈恋爱;可以事业有成;可以陪伴父母;可以四处旅行;可以活得充满豪情;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切的美好开始于我们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1.你能做什么?

    2.你适合做什么?

    3.你需要什么?

 

    根据这三个问题,一般人的职场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无力选择”阶段、“重新选择”阶段和“从心选择”阶段。

 

 

“无力选择”阶段

 

   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感觉工作难找。所谓的工作难找,实际上是说找个“理想的工作”难。我们可以抱怨,可以感到无能为力。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在抱怨之前,你不妨自问一下“你能做什么”。

 

   我们总是有许多借口,没时间了,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了。王文华说:“不要给借口。每一个借口都合理,但只有数字有意义”。他分析了自己起初在职场失败的原因,他告诉我们“老板不是坏人”,即使他辞退了你,也不代表他“坏”。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不可能时时刻刻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老板只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总是要求老板照顾我们的感受,我们又有谁照顾过老板的感受呢?要想让公司顾及你的感受,你首先要处处为公司着想。

 

  “你能做什么”是你的价值所在。如果你现在还不了解自己能做什么。那你不妨先学习,先为公司创造价值,然后再提出要求。这个阶段大家基本上会有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的源头在于你不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你不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常常被辞退也就不足为怪了。

 

 “重新选择”阶段

 

   跟A在一起是英雄,但跟B在一起变狗熊。跟A在一起表现出情操,跟B在一起只会骂“操”。这不完全是你、或A、B、任何人的功劳或过错。人与人,人与组织的关系太复杂,没有标准答案。你们要的东西不一样,可以给的东西搭不起来。你们不适合,离开反而都能过更好的生活。

 

   不适合,不如离开,与其等着总经理开除你,不如你自己主动开除总经理。

   知道“你适合做什么?”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职业方向的定位,有了一个职业定位之后,你才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规划。如果你初入职场,那一个大的公司也许是最佳的,因为它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也许对你的“第一步”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在职场打拼一段时间以后,一个成熟的职业人的态度则是:不选最大的,不选最小的,只选适合的。关于“适合”,王文华有个检验你自己适合不适合一家公司的“五年定律”:

 

      如果五年我无法在一家公司发光发热,

     而公司也没有因为我而赚到钱,

     不管原因是什么,我都该离开了。

     我必须承认:在这里我只是一盏平庸的日光灯。

 

   重新选择阶段应该更理性,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秉承“适合”的原则,被总经理辞退,还是主动辞职实际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开除自己”。

 

 “从心选择”阶段

 

   “每个人在职场上追求类似的东西:实现梦想、发挥专长、赚取工资、赢得尊敬。”

   “那时我想要的生活是:出去看世界,从看世界的过程,认识自己。”

 

    王文华对自己职场中想要的东西和想要的生活比较明晰。在事业想要的他都拥有了。当时王文华住在纽约,“衣食住行、娱乐shopping,一切几乎完美。我的薪水很高,刷卡付现,毫无顾忌。再努力几年,我可以拿红利、办绿卡、在纽约买房子、娶妻子,然后变成快乐的美国人。”

    但是这样的生活却让王文华恐慌了,惶恐了,这看似“美好”的一切却不是他想要的。他终于明白了问题的所在------“我有很好的生活方式,但没有很好的人生。”生活方式不等于人生。

 

   “生活方式”和“人生”之间,有微妙的差别。“生活方式”,是指做的事情、消费的东西、身处的环境等,是钱买得到的。“人生”,则是生命的意义、价值、归属感等,是钱买不到的。

 

    王文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他的人生,他虽然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但错过了两个好的女人,失掉了爱情,把梦想丢了一边。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含义具体是什么呢?有时候我们追求到的成功为什么不符合我们的内心?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终究要走到这一步,不再是“重新选择”,而是“从心选择”。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而是人生的成功。王文华说成功只是个概率问题。对于人生的成功不在于事业多成功,它是爱(爱情、亲情)、事业、梦想的平衡。所谓我们谋生亦谋爱,梦想和爱相伴随行。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好的。

 

    于是1998年9月,王文华向世界500强之一的“邓白氏”提出辞职。决定回台湾发展。他潇洒地把六年的美国纽约的生涯轻轻抹去,甚至没有带走任何的东西,两手空空地回到台湾。王文华真是个英雄。于是他的人生开始改变,他开始旅行,去谈恋爱,去做电台主持人,去一边陪身患癌症的父亲,一边写《蛋白质女孩》。他展开了一段新的人生。

 

    我们可以不在乎王文华,但不得不在乎自己的人生状态。别人的经历不是你的人生,但是一定有某种相通的地方,这个通道你找到了,那我只好恭喜你了!即使你获得不了事业的成功,也希望你能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因为那也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人生本无成败,成败只在心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