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起来好像很美味_全球蔬菜纪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全球蔬菜纪行 > 你读起来好像很美味
李龟年 全球蔬菜纪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04 18:01:57

你读起来好像很美味

食物的全球传播也从一个很美味的角度呼应了全球史的研究潮流。此书是休闲读物,不过末尾还是诚意满满地列出了日、英、法三种语言的参考书目,略微一数也有近50种论著,令人感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小想法,记录如下:

马铃薯
第二章“马铃薯和鳕鱼的邂逅之日”,讲到马铃薯这种来自新大陆的蔬菜(主食?)在爱尔兰的传播情况。这种高产作物在爱尔兰的传播推广非常早,在16世纪到17世纪后半已经成为了主食的备选。不由得想到了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情形。在中国,马铃薯、玉米和番薯等南美作物的引入则要迟到明清之际,在山区的种植推广则要到了18-19世纪。)有学者相信引进的马铃薯等高产南美山地作物支撑了明清人口的大量增长。和在中国的情况类似,爱尔兰的马铃薯也在饥馑时期扮演重要的角色,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到了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因为连续栽培,土地失去肥力,薯种劣质化,只能丢给动物作为饲料。

有论文指出中国明清时期引进的马铃薯等作物,造成了山区经济的“结构性贫困”。论文作者认为在中国栽种的马铃薯没有像欧美引进的马铃薯一样变成饲料加入山区和平坝地区的产品交换,而是作为口粮被消耗,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过如果考虑一下爱尔兰的情况,大概又会有不同的想法。爱尔兰毕竟也经历了以土豆为主食的时期,不过限于耕作面积,薯种由于连续栽陪而劣化,加上19世纪3040年代露菌病害的打击,作为饲料似乎有点不得已。17-19世纪,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而中国农业仍然是靠人口从已开发区域向开发中、未开发区域移动,开垦新土地的生产模式,因此所谓“结构性贫困”,也有些广袤土地的诅咒在里面?

渔夫毛衣
今年大行其道的时尚单品渔夫毛衣,原来是爱尔兰的妻子和女友为了做好遇难思想准备而出海的男人们编制的毛衣,她们用粗毛线编制的不同样式的花纹,是为了在遇难时可以立刻辨认出爱人的遗体。多么令人心碎的时尚。

番红花
番红花又叫藏红花,以前在北京读书时候知道五道营附近有一家做西班牙海鲜饭出名的餐馆,叫做“藏红花”。当时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是什么魔性的暗黑料理,把伊比利亚半岛和青藏高原的邪术带回天朝烹制,隐藏在这小胡同里。现在知道这种昂贵的香料其实是原产伊朗,由阿拉伯人带到地中海附近的。尽管作者没有说明,不过时间料想是在7至11世纪伊斯兰黄金时期,那是“当亚洲贸易就是世界贸易”的年代,因此番红花也传入了印度,一路来到西藏。了解了这一层,下次去北京时一定要去这家餐馆试一试。^0^

冬菜?东菜?
爱吃加了白菜的寿喜锅,怎知道白菜是迟至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传入日本的。作者相信即使外出打仗也对田里的蔬菜很关心的日本士兵,大概也是农村出身。作者说白菜因为是山东省特产而又被称为“山东菜”,倒使我想到了香港超市里见到的“冬菜”,有些摆在传统的坛子里卖,有一种淡淡的情怀感。不过后者是天津特产,乃是用盐和大蒜腌制过的白菜,虽然是北方的食物,不过用冬菜做成的“菜脯蛋”在香港大排档里也是极受欢迎的一道菜。不知道作者说的山东菜,和冬菜又有什么故事?

看过了日本作家的介绍,下次去日本也想专程到长野县拜访他的"villa d'Est Gardenfarm and Winery",也想多了解一些食物在中国传播的故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你读起来好像很美味”的回应

李龟年 2016-01-04 19:20:48

西班牙人大概知道吧¯\_(ツ)_/¯

unknown 2016-01-04 19:09:49

藏红花要怎么入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