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的逛法_男人的菜市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男人的菜市场 > 菜市场的逛法
KidyTao 男人的菜市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2-08 18:02:45

菜市场的逛法

菜市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逛法,比如韩良忆,身兼旅行者、美食家和主妇,一本《在欧洲,逛市集》看得人嘴馋又心痒,蠢蠢欲动,而刘克襄则以“自然观察员”、较真的消费者和环保人士的态度“走逛”台湾的菜市场。在《男人的菜市场》中,他“定调菜市场为地方信息中心,但更视其为展现生机和危机的生态环境市场”——让人不由得反省:自己对粮蔬瓜果的态度是不是太轻慢了点。

一上来就提到这个高度,有点吓人,但他的某些困惑与焦虑,我们感同身受:(超市的蔬果)“为什么永远是那么几种……为什么有些菜比如高丽菜、花椰菜,送到台北的总是比较好看肥美”,“想到包装和收购过程的种种复杂机制,我常有种不安的疏离”。既有疑问,便需深究,追溯也是一种对食物的尊重。这才发现,我们对自己吃了几十年的食物,认识寡浅又无知。而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也颇受了点惊吓。

比如他谈到台湾人喜食的绿竹笋,“都得精心栽种,经历松土、覆土,若有产销考虑,耕种者更须大面积量产,面积大,移土植竹的动作频频,进而之,许多绿竹笋的生产,可能都得靠施肥和打药,避虫除害,让它来得圆熟”。

又如蕨类植物“过猫”,“如今湿地过度开发,野生过猫越来越少,但民众偏好尝鲜。需索野菜孔急,农民发现此一财源,纷纷开田辟地,大量栽种,蕨田遂种得像空心菜田,凡有菜畦皆易见,喷药施肥亦处处可见”。

举出这两样,是因为眼看它们就该上市了,我正期待着呢,而且,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俩肯定是野生的啊,纯天然……也许我所在的地区尚不至于此,但这种精细化作业可想而知是趋势。唉,人类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早就扮演起造物的角色,对笋或厥略作驯养又有何难。

在写到水果时,刘克襄曾感叹:“我们早就被好吃、果肉多和甜度高之类的功利导向,带往另一种土地的栽种方向。”其实这句用在食材、时蔬上同样成立。但是,即使农残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施用过多肥料、大面积栽种单一品种,对环境也绝非友善之举,土壤盐化加剧、作物病变机率增加乃至水土流失等都是潜在的危机。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对现代人来说,一切恐怕是来得太容易了些,也正因为这样,多逛多问多思,显得格外必要。当然,多逛多问多思的结果,有时也让人啼笑皆非。台湾人喜欢“古早味”,刘克襄爱强调“在地”,但他赫然发现“台湾的甘草多半来自大陆和南亚的印度”,乡下阿嬷制作寿桃、红蛋、红龟粿的红花米,不过是15元一包的合成色素,台中大面geng(米+庚)早就不用什么草木灰了,碱粉+食用色素黄色四号造就了那一碗怀旧的碱面。另一方面,养生、乐活和有机等现代生活理念,同样知易行难,无论作者对有机黄豆、棉布和榫接的桧木板有多欣赏,发觉这样制作出来的豆腐竟然要150元/块(“传统市场贩售的板豆腐一块只要8元”),照样心惊肉痛。

歪楼的闲话就不扯了,刘克襄的主旨是对的:“把买菜当成逛街般必要的娱乐,视野才会开展,才会增广见闻”,要对粮蔬瓜果、种种食物付出关心。不过,这本书,反倒是第一辑“市场的走访”最没意思,为写而写,成篇颇勉强。建议跳过,以免对整本书作出错误判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