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的廉价的叫人留恋美味_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 草根的廉价的叫人留恋美味
乐悠悠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08 10:08:50

草根的廉价的叫人留恋美味

    
也是一个台湾女人叶怡兰写美食,那些昂贵的精致的食物,赢得名利双收;这一位叫黄婉玲的台湾女子写美食,都是草根的廉价的。客观地说,美食不分贵贱,不应仇贵,也不应蔑视草根。只是本人不喜欢叶怡兰的做派,连同她推崇的美食亦无耐心看,倒是黄婉玲的草根美食,挑起了我的兴致以及食欲。
本书是黄婉玲对台湾民间的老味道的寻访,我发现有的不局限于台湾,可能曾经是整个中国人的共同美味。譬如肉油渣,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的国人,大约都吃过。本人儿时就很好这一口,肥猪肉熬油后剩下的渣子洒点盐,味道好极了。不过,我从来没有把肉油渣跟美食联系起来,一方面,这玩艺早就跟我们拜拜了,记忆中简直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不会把它跟美食关联起来,上不了台面,完全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小孩子解解嘴馋的东西。给黄婉玲一写,倒发现,记忆中的肉油渣真是香脆可口呵。在台湾,肉油渣曾经是猪血汤、鱼丸汤中不可缺少的调料。仔细回忆一下,隐约记得,儿时吃过的菜里似也有油渣的影子。今天,有的菜里好像也会放点油渣,只是不敢吃了,怕油脂。
书中介绍的多数传统小吃,属于台湾特有,很多在勉力支撑,有的即将失传。黄婉玲说自己在跟时间赛跑,这些仍然以手工作坊为主力的小吃,利薄不说,制作的繁复考究一点不输那些昂贵的食物。年轻人不愿承继手艺,也在情理之中。倒是像黄婉玲这样留恋珍惜者少,竟花了9年时间去追,四下探访小食店,力求找到最正宗的样本,跟老师傅学习,亲自做出来,再拍照写成文字,想想都很费力。
看完书后,暗想,饮食可能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记录,中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传统的吃食,若是各地都有人像黄婉玲一样去关注本土的传统味道,那将是一个多么可观的传统美味展示,而在那一道道缤纷的食物中,又蕴藏了多么丰富的历史信息。也许,很多食物的诞生和存在,有特定的条件和因素,最终的消失不可避免。但是,既然他们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过角色,带给我们愉悦的味蕾享受,那么就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