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台湾_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 舌尖上的台湾
只手之鸣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23 17:08:26

舌尖上的台湾

前一阵有个纪录片很火啊,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啊,后来陆续出现N多“舌尖”系列,当然都有东施效颦之感。前一日看到一个微博,大致意思是犹太人如果有一个开了加油站,别人看到赚钱,就会在它的旁边开餐厅、洗车房、超市等等,大家一起赚;而如果一个中国人开加油站赚钱的话,别人也会在它的旁边开上一个又一个的加油站,最后大家都没钱赚。我觉得,和这个“舌尖”现象很有一拼,就因为我看了太多编外的“舌尖”,所以至今都没有兴趣去看真正的《舌尖上的中国》。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其中写到了36种台湾古早味,如果也要凑一下热闹的话,大可以叫做“舌尖上的台湾”。
所谓古早味,是闽南人人用来形容古旧的味道的一个词,也可以理解为“怀念的味道”。而全书中充盈的始终都是这种感觉,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非一本美食书,而是一本散文,一本关于古早味的散文而已。这是一位老台湾在寻觅自己儿时的记忆,并试图将其保存甚至于发扬的一本册子。
我作为79年的70后,现在已经很容易开始怀旧了,所以常常也会想念许多小时候的味道,譬如说老爸做的粉条炖茄子啊、大姐做的冬瓜炖肉啊等等,想起来似乎是仍能够让我分泌充分唾液的时候,但真正做给自己吃的时候觉得永远不是记忆中的味道。这种感觉我会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常常出现,因为但就卖相来讲,这36种古早味并没有让人食指大动,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够将并不漂亮的它们写的那样美味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个人情绪在里面。因为这些东西一直在参与我们的童年,并且在那样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带给我们偶尔的关于“吃”的快乐——要知道,这是人生至乐之一,所以,我们对于小时候曾经感到惊艳的美味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36种古早味就是台湾“老人”的美好记忆的代表!
通过若干次的旅游发现,南北方的口味果然大不相同。我在厦门的时候,特意找了诸多网友推荐的食店,然而左吃又吃,在任何一家都没有吃到让我感觉“此物只应天上有”的美味,反而觉得不如我们老家的家常菜好吃,那种辣甜混合的味道我实在是无法享受。就像本书里面提到的若干古早味一样,看起来就是甜甜的,无法引起我这北方人的食欲。
不过其中有一样很容易就引起了我的共鸣,那就是肉渣饭。提到肉渣,我又不由自主分泌唾液了,容我先咽下哈……油渣是我小时候非常熟悉的一种东西,因为当时还小,所以并不太知道妈妈是怎样做出来的,只记得妈妈最后会将一大碗炸成金黄色的油渣端上来让我们几个孩子开下荤,那种香气没有吃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如果是带有猪皮的油渣会比寻常油渣更硬,我通常会含在嘴里等它慢慢软掉,然后再一点一点咽下,让香味在口中留存的时间更久些。只是,我妈从来没有用油渣和饭拌在一起,她倒是经常用这样的油渣和白菜和在一起给我们包包子吃,而我记忆中的猪油确都是雪白的那种,想来妈妈就属于作者黄婉玲所说的那种炼油高手了!
说到底,古早味并不见得真的有多美味——尤其是对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就像京戏,尽管是国粹,但还是喜欢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古早味也因为不再符合当代青年的口味,所以有很多都正在消失,就在写书的档儿,听说其中的几种已经又消失掉了。然而,这些也是值得珍惜的美食传统,它们的消失仍然会让我们唏嘘不已。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归,开始学着欣赏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有了他们的参与,我想,这“古早味”的颓势一定可以扭转。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舌尖上的台湾”的回应

只手之鸣 2014-02-10 15:01:14

那下次去,一定找你:)

一个3B青年 2014-02-10 14:37:22

你要是在厦门认识我,给你一碗热腾腾的 干贝香菇鸡蛋面(泡面)。 绝对家常,绝对古早

ぱぴ 2012-11-10 19:34:57

=v=所以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尝试!

只手之鸣 2012-11-10 09:08:29

同感:)

ぱぴ 2012-11-09 13:54:23

对于民间的小吃。
我觉得比那些高档餐厅的更值得去保存去记录!